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1.51亿元,同比下降9.9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亿元,同比下滑20.81%,较2021年同期峰值缩水超51% [1] - 毛利率32.77%,同比下降0.77个百分点;净利率10.32%,同比下降1.34个百分点 [1] - 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下降32.21%,经营压力季度间加大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9.5%,主因销售收入减少 [4] 海南市场运营状况 -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67.6亿元,同比下降9.2%;购物人次248.2万,同比下降26.2% [3] - 人均免税购物金额6754元,同比上升23.0% [3] - 公司在海南市场占有率逆势提升近1个百分点,延续领先地位 [4] - 海南拥有6家门店,2024年在离岛免税市场份额达82% [4] 战略布局与业务拓展 - 深圳广州市内免税店相继开业,创新"免税+有税"、"进口+国产"、"线下+线上"模式 [7][10] - 成功获得香港机场MCM快闪店、澳门M8市内店及澳门机场香化标段经营权 [11] - 首次进入越南市场,河内内排机场与富国机场免税店开业 [11] - 推进"国潮"出海,与同仁堂、华熙生物等国潮品牌战略合作 [11] - 中标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出境免税店等多家口岸店经营权 [11] 行业与市场环境 - 海南省港口机场旅客吞吐量3519.52万人次,同比下降1.4%;离港旅客1831.03万人次,同比下降1.6% [3] - 三亚机场旅客吞吐量1181.38万人次,同比增长8.49%;海口机场1390.72万人次,同比下降4.05% [3] - 2025年上半年出入境人员3.33亿人次,同比上升15.8%,恢复至2019年同期97% [10] - 外国人入境3805.3万人次,同比上升30.2%,其中免签入境1364万人次,同比上升53.9% [10] 股价与市值表现 - 8月27日A股下跌3.81%,报收68.69元/股,总市值1421亿元 [12] - 港股报价61.600港元,下跌5.16% [13]
1400亿免税巨头,净利骤降两成,注销清算多地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