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整体表现 - 德国汽车行业过去一年净减岗位约5.15万个,占全部岗位近7% [3] - 德国工业界截至6月30日雇佣542万人,同比减少11.4万岗位(降幅2.1%),较2019年疫情前累计减少24.5万岗位(缩水4.3%) [4] - 工业营收连续八个季度下滑,今年二季度减少2.1%,汽车业二季度营收下降1.6% [4] 企业财务与运营压力 - 奥迪上半年税后利润同比下降37.5%,保时捷二季度营业利润暴跌91%,梅赛德斯-奔驰二季度净利润暴跌69% [4] - 美国加征关税推高出口成本与终端售价,导致对美汽车出口销量下滑 [4] - 高端车型依赖欧洲产零部件,15%关税增加成本,钢铝50%关税对供应链造成额外压力 [5] 裁员与成本削减措施 - 梅赛德斯-奔驰推出非生产岗位员工买断计划,涉及3万名员工,目标2027年节省50亿欧元 [8] - 大众汽车集团计划2030年前在德国裁员超3.5万人,年省15亿欧元劳动力成本 [8] - 保时捷全球裁员3900人,斯柯达裁员8200人,软件子公司CARIAD裁员1600人 [8] - 博世德国工厂裁员7000人(汽车供应部门),软件业务部门三年内裁员1200人 [8] - 大陆集团计划2026年底前裁减3000个研发岗位,此前已裁员超7000人 [8] - 采埃孚计划2028年底在德国裁减1.4万个岗位(占本土25%),已削减1.12万全职员工 [8] 竞争与转型挑战 - 中国新能源汽车凭借完整产业链、快速技术迭代和成本控制形成竞争优势,在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等领域突破 [11] - 德国车企电动化转型滞后,保时捷放弃自研电池生产计划,子公司Cellforce转型独立研发部门并裁撤200人 [9][11] - 德国汽车制造商在电动化和软件领域被视为"中等水平",过度依赖中国市场但面临本土竞争对手创新加速 [12] 外部环境与政策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欧洲车企及供应商可能损失高达7万个就业岗位,企业考虑将生产转移至美国 [5] - 大众考虑在美新建奥迪工厂,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可能扩大在美产能,但建厂需数年时间与高额投资 [5] - 美欧贸易协议以配额制替换高关税,但具体细节未明确,短期内难以缓解供应链紧张 [5]
过去一年,德国汽车业裁员逾5万人!
中国汽车报网·2025-08-28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