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95.14亿元,同比下降4.6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7.02亿元,同比增长38.9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9.61亿元,同比下降23.39%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34亿元,同比增长11.90% [2] - 资产负债率为49.24%,较2024年年末的48.98%略有上升 [2] 业绩变动原因 - 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主要受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续标及部分地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开展的影响 [2] - 创新药品收入在报告期内实现稳健增长 [2] - 净利润同比增加主要系出售和睦家剩余权益以及其他非核心资产的收益贡献 [2] - 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受营业收入减少、复星凯瑞投入期亏损增加及联合营公司收益减少影响 [2] 业务结构与研发进展 - 直接运营业务包括制药、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疗健康服务,并通过参股国药控股覆盖医药商业领域 [3] - 制药业务为核心业务,涵盖创新药、成熟产品及制造业务以及疫苗业务 [3] - 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已构建医疗美容、呼吸健康、专业医疗、体外诊断为核心的分支 [3] - 2025年上半年自主研发及许可引进的4个创新药品共5项适应症于境内外获批、4个创新药品申报上市,57个仿制药品种于境内外获批 [3] - 研发投入共计25.84亿元,其中研发费用为17.17亿元 [3] 资产优化与现金流管理 - 通过供应链管理等措施持续优化经营现金流 [2] - 持续推进非战略非核心资产的退出和整合,优化资产结构,加速现金回流 [2] - 2025年以来已签约处置项目总额超20亿元 [2] 行业环境与政策影响 - 药品和耗材集采常态化推进,创新药政策持续支持,行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4] - 创新药行业面临国内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风险,以及跨国药企与本土创新药企的多方角逐 [4] - 药品研发与临床需求不匹配或上市后销售不畅可能影响前期投入回收和经济效益 [4] - 生物类似药集采等政策推进带来新挑战和机遇,可能通过集采扩大市场份额但也面临降价压力 [4] 公司战略应对 - 持续跟踪和把握行业及政策发展变化趋势,坚持创新研发,丰富产品管线,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研发效率 [5] - 在生产运营方面提升规模化效益,积极提质增效 [5] - 营销方面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高产品力,扩大市场覆盖度 [5]
出售和睦家剩余权益等资产增厚业绩,复星医药上半年增利不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