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AI制药行业奇点来临 首个AI驱动研发药物获批上市将成为重要时点[1] - 行业优选管线丰富且兑现能力强的企业 破局者可能来自AI药企、传统仿创龙头或跨界科技公司[1] - 多组学AI应用带来医药领域1000倍降本增效 创新药超摩尔定律时代开启[2] - AI模型黑箱问题已解决 可复制可验证性成为关键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将淘汰缺乏可解释性系统[2] 行业发展时点 - AI应用从1950年图灵测试构想发展为现实 2016年AlphaGo击败围棋冠军 2024年AlphaFold2获诺贝尔化学奖[2] - 多组学开发实现1000倍降本增效 创新药进入超摩尔定律时代[2] - 龙头AI药企完成概念验证 英矽智能TNIK、ENPP1、PHD同路径3次复现成功并在Nature杂志详细披露研发过程[2] 技术基础突破 - 算力通过云端接入获得突破 亚马逊、谷歌、微软、阿里等科技巨头提供充足云端算力[3] - 英伟达2025年8月22日推出Spectrum-XGS以太网技术 将分布式数据中心组合成千兆级AI超级工厂 提升全球算力量级[3] - 数据技术从深度学习发展到联邦学习 突破数据茧房限制 谷歌2016年推出联邦学习技术[3] - 英国政府2025年6月9日宣布OpenBind联盟将生成全球最大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集合[3] 行业竞争格局 - 科技巨头纷纷入局AI制药 英伟达推出BioNeMo并广泛投资AI药企 谷歌并购DeepMind拆分Isophormic Labs[4] - 产业链企业加速配置 泓博医药推出DiOrion平台 深度智耀赋能新药临床申请合规提交 英矽智能实现从猜想到发布全贯通[4] - 十大制药巨头全部布局AI 默沙东、辉瑞、礼来、BMS等头部药企投入数百亿美元[4] - 全球AI药物研发相关交易首付额和总额Top20项目集中发生在近5年内 交易总额超过500亿美元[4] 企业竞争壁垒 - 模型成为制胜关键 生成式AI药企构建随时间增长的领先模型壁垒[3] - 算力与数据不再构成掣肘时 模型开发迭代效率与训练经验积累先机至关重要[3] - 与大药企合作AI研发过程中形成数据与模型构建的正反馈飞轮 成就领先企业护城河[3]
国金证券:从数据、算力、模型切入的3类龙头 看全球AI制药全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