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应用元年”赛程过半,DeepSeek流量红利殆尽,国产头部AI应用现状与挑战
36氪·2025-08-28 15:02

行业整体发展态势 - 2025年初DeepSeek系列开源大模型发布引发AI领域发展热潮 中国AI应用端产品从概念验证快速步入大规模商用阶段[1] - 多款AI应用产品下载量及月活数据出现明显下滑 包括Kimi 可灵AI 纳米AI等 DeepSeek用户使用率从巅峰7.5%下滑至3% 仅少数头部产品维持稳定用户趋势[1] - 人工智能应用元年行将过半 AI技术从实验室快速走向产业化 在应用侧遭遇增长瓶颈[5] DeepSeek发展分析 - DeepSeek年初横空出世 以创新算法模式突破技术壁垒 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带来巨大冲击力 巅峰日下载量突破388万[6] - 舆论将DeepSeek象征化 标签增加模糊普通用户对产品认知 大量用户因好奇随大流下载 热度退去后快速流失[8] - 下载数据经历2月高峰期后迅速下滑 维持缓慢下滑趋势 但月活数据逆势增长后保持稳定[8] - 产品获得天然认可度 用户行业公众对其有好感度 提高潜在容错率 用户对产品容忍度高[10] - 推出V3.1版本后虽技术层面未有翻天覆地突破 但仍得到舆论和用户普遍认可 下载数据有小幅提升[10] - 市场对其产品迭代速度与性能标准提出更高要求 面临模型稳定性Bug 算力依赖 市场竞争压力 开发者生态维护等困局[11] - 英伟达H20芯片禁售对研发进度产生显著影响 原计划2025年5月推出1.2万亿参数混合MoE架构模型R2因算力不足被迫推迟发布[13] - 寻求国产替代方案 推动芯片与模型协同优化 逐步实现算力自主可控成为核心发展目标[13] 腾讯元宝发展分析 - 年初凭借率先接入DeepSeek-R1模型实现快速增长 通过激进投放策略 广告覆盖微信朋友圈到各大平台[14] - 2月22日首次超越豆包 跃升至中国区App Store免费榜第二 3月3日登顶免费榜[14][16] - 2月到3月日活跃用户增长20倍 成为中国DAU排名第三的AI原生移动应用 三天迭代一个版本上线深度思考模型混元T1等功能[16] - 3月底免费榜排名开始下滑 4月底跌出榜单前十 靠投放驱动的增长难以持续[16] - 后续三个月依托腾讯社交生态体系为产品造势 接入微信 腾讯文档 腾讯新闻 腾讯读书等应用 推出特色功能及活动[16] - 二季度腾讯营销服务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0%达358亿人民币 坚定AI押注[18] - 6 7月投放金额均超10亿元 下载量逆转颓势 月活数据逐步向峰值回暖 7月月活重返5000万[18] - 大力投流回报比相对初次借势DeepSeek效果下滑明显[20] - DeepSeek推出V3.1后腾讯第一时间接入 暴露技术层面不足[20] - 需精准优化模型错误 提升推理与应答准确性 深化与微信等腾讯生态整合 从借势追赶转向乘势而为[20] 豆包发展分析 - 前身是23年因ChatGPT火爆内部孵化的AI产品项目Grace 同年8月国内应用市场灰度上线[21] - 依托字节社交生态加持 拥有国内AI领域先发优势 背靠短视频投放平台 资金实力充足[21] - 2024年5月15日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正式发布 通过降低成本帮助大模型在性能和能力上快速发展[22] - 实现下载数据快速增长 率先通过业务功能创新发掘用户增长点[22][24] - 24年9月开学季推出拍照答题功能获得大批用户 25年农历新年期间新增节日指令及功能便捷入口成为竞品模仿对象[24] - 投放端持续投入 2024年字节跳动在AI上资本开支达800亿元[24] - 月活数据未受年初DeepSeek冲击 保持24年5月以来持续增长之势 1-3月实现月活数据加速增长[24] - 保持当前发展策略则国内AI应用市场地位无法被轻易撼动[26] - 放眼全球需持续降本增效 生态体系构建以及商业化深度探索[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