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销售动能强劲、盈利能力领先,中海地产在市场调整中保持优等生风范
第一财经·2025-08-28 15:5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合约物业销售额1201.5亿元 位居行业第二[3] - 营业收入832.2亿元 除税前溢利130亿元 核心股东应占溢利87.8亿元[3] - 中期股息每股港币25仙[3] - 剔除预收款资产负债率45.7% 净借贷比率28.4% 现金短债比4.9倍 保持绿档[3] - 在手现金1089.6亿元 占总资产12.1% 平均融资成本2.9%为行业最低区间[3] - 分销及行政费用合计占收入3.8% 费效比行业领先[3] - 获两家国际评级机构给予A-级评级 为行业唯一内房上市公司[3] 销售业绩与策略 - 上半年权益销售额1105亿元 一线城市及香港销售额556.4亿元 占比53.7%[5] - 北京市场销售额304.5亿元 市占率第一[5] - 在北京上海新增权益购地金额289.4亿元[5] - 下半年将推出北京树村 北京西黄村 深圳后海 深圳大运 上海普陀等重点项目[5] - 已售未结转金额和回报率处高位 支撑未来净利润和毛利率[6] 投资布局 - 前7个月获取22幅地块 权益购地金额550.1亿元 投资规模行业第一[8] - 一线和强二线城市投资占比86%[8] - 7月以118.88亿元获取上海普陀 静安两宗宅地[8] - 3月以75.02亿元获取北京海淀树村地块 楼面价约10.23万元/平方米创北京新高[8] - 在深圳以30.65亿元获取龙岗地块[8] 商业运营 - 上半年商业物业运营收入35.4亿元 一线城市项目收入占比提升至47%[7] - 购物中心和写字楼收入占比达81%[7] - 一线城市资产收入占比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7] - 北京大吉巷 北京十八里店 上海徐汇西岸MAX 深圳超级总部等商业项目将陆续入市[7] 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 - 房地产行业总体规模萎缩但改善性需求增长[4] - 行业集中度提升 公司比较优势将进一步凸显[4][10] - 拥有全产业链优势 包括双甲级设计单位 总承包企业 专业化生态供应链[9] - 持有型业态涵盖办公 商业 长租公寓 养老等[9] - 未来深化三大产业结构:销售型业务保持市场第一 持有型业务做强做优 资产交易赛道积极发展[11] - 持续构建全产业链全业态生态型业务 支撑产品力和运营力[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