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外卖行业在2025年第二季度发生大规模补贴战 京东和美团分别亏损超过100亿人民币 净利润大幅下滑 阿里巴巴预计亏损200亿人民币[2] - 监管约谈未有效遏制补贴行为 核心要求是平台需自行承担促销成本而非转嫁商家 但二季度亏损已发生[5] - 行业竞争格局剧烈变化 美团市场份额从73.3%下降至44.1% 饿了么和京东外卖份额显著上升[7] - 订单量存在水分 补贴主要流向标准化产品如咖啡奶茶 实际用户价值有限[10][12] - 战略层面 京东应避免过度投入非核心业务 美团需聚焦主业 阿里可能通过补贴消耗对手资源[14][15][19] 财务表现 - 京东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51% 亏损超过100亿人民币[2] - 美团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89% 亏损超过100亿人民币[2] - 阿里巴巴预计二季度亏损200亿人民币[2] - 京东外卖骑手团队达15万人 每月人力成本约15亿人民币 中台管理成本5亿人民币[6] - 京东外卖业务月均投入达30-40亿人民币[6] 市场竞争 - 美团市场份额从2025年3周的73.3%下降至32周的44.1%[7] - 饿了么市场份额从26.7%上升至44.5%[7] - 京东外卖市场份额最高达20.2% 后回落至11.4%[7] - 行业日订单量从1亿单激增至2.4亿单[10] - 瑞幸咖啡等标准化产品成为补贴主要受益者 平台每单补贴3-4元人民币[10][12] 监管影响 - 2025年5月13日首次约谈 针对平台强迫商家承担促销成本问题[5] - 2025年7月18日二次约谈 针对非理性补贴导致商户利润挤压等问题[5] - 监管要求平台自行承担补贴成本 不得通过算法压制商家[5] - 约谈未影响二季度已发生的补贴亏损[5] 战略分析 - 京东进入外卖市场主要为防御美团切入即时零售威胁主业[14] - 阿里持续补贴可能旨在消耗京东和美团资源 减少其在海外和AI领域的竞争[19] - 美团需聚焦外卖主业 京东应考虑退出非核心业务[15][18] - 全球化和AI是互联网巨头的确定性战略方向[15][18] - 建议美团与京东通过业务合作实现战略止损[18]
阿里赢麻了,王兴和刘强东该怎么做?|东哥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