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与指南发布 - 武汉市发布华中地区首部综合性产业能效指南《武汉产业能效指南(2025版)》,覆盖全市150个工业行业、94类产品及1107种型号设备 [1] - 指南创新构建“基准值+引导值”与“准入水平+节能水平+先进水平”三级能效评价体系,为企业提供从设备选型到工艺优化的全周期绿色导航 [1] - 该指南被确立为全市工业领域的“绿色通行标准”,推动能效管理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升级 [1] 技术赋能与应用成效 - 武汉市开发“能碳通”AI交互模块,依托腾讯元宝大模型,将传统耗时数小时的人工能效对标流程压缩至1分钟完成,效率提升超300倍 [2] - 在武汉电气智慧园区应用后,光伏发电利用率从75%提升至85%,日均新增发电量800度,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26吨 [2] - 通过淘汰老旧高耗能设备,新采购的一级能效空压机每年可省电1万度,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3吨 [2] 产业转型与经济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24.6% [3]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5.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1% [3] - 绿色智能产品产量大幅增长:锂离子电池同比增长98.9%,工业机器人增长84.3%,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增长77.3%,平板电脑增长22.4% [3] 行业节能改造成果 - 自指南发布以来,武汉钢铁行业吨钢能耗较2020年下降11% [2] - 光纤、锂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能耗水平稳居国内领先地位 [2] 未来发展规划 - 武汉市以指南为核心抓手,全力构建“965”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用能单位开展设备能效水平填报与对标工作 [4] - 下一步将构建“宣贯+智能+产业”三位一体推进体系,通过专项培训、升级AI工具、指导能效诊断等方式,重点探索构建碳效评价体系,力争形成可复制的“武汉标准” [4]
武汉:以产业能效指南领跑“双碳”新赛道——科技赋能构建绿色工业新范式
中国发展网·2025-08-28 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