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食管癌患者跨海求医,机器人精准“拆弹”!广医肿瘤医院前沿技术助患者“既治好病,也过好生活”

核心观点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通过机器人手术、TOMO刀放疗和腹腔镜微创手术等前沿技术,实现肿瘤治疗的精准化、微创化和人性化,在食管癌、鼻咽癌和宫颈癌治疗中取得显著临床成果 [7][8][11][13][15] 机器人手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 - 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辅助食管癌根治术手术时间不足2小时,出血量不足50mL,相比传统胸腔镜手术3-4小时显著提升效率 [11][44] - 机器人系统提供放大10倍的三维视野,机械臂可突破人手极限在1-2厘米狭窄空间操作,实现更精准肿瘤切除和淋巴结清扫 [11][39][42] - 术后患者第一天即可下床,两周出院,已完成150余例胸外科手术其中食管癌30例 [11][34][50][51] TOMO刀放疗技术优势 - 第六代TOMO刀将螺旋CT与直线加速器结合,可一次性覆盖1.6米超长靶区,满足多发转移肿瘤治疗需求 [20][21][77] - 治疗复杂性鼻咽癌病例时(如侵犯筛窦及视交叉),在70Gy/33次剂量下精准保护视神经、脊髓等关键器官 [20][61][73] - 机架360度旋转同步治疗床联动,可一次性照射27处分散癌灶,突破传统放疗分次分区局限 [14][83][84] 腹腔镜微创手术保护生育功能 - 腹腔镜下广泛宫颈切除术出血量控制在个位数毫升,采用前哨淋巴结活检避免过度清扫,降低淋巴水肿风险 [15][114][115][117] - 严格筛选FIGO IB1期以下、无脉管浸润且淋巴结阴性患者,术后半年成功妊娠并剖宫产健康婴儿 [15][108][119] - 团队将引入机器人手术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向更精准微创目标迈进 [15][125][126] 肿瘤防治与早期筛查 - 食管癌具有地域聚集性,广东潮汕地区高发与饮食习惯相关,45岁以上人群建议每2-3年接受胃肠镜筛查 [28][29][30] - 宫颈癌主要病因是HPV持续感染,通过接种疫苗和TCT+HPV联合筛查可显著降低风险 [121][122] - 早期宫颈癌症状为异常出血,早诊早治可保留生育功能并提升长期生存率 [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