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背景与发展趋势 - 全球光通信行业在AI、云计算和5G网络部署推动下快速发展[2] - 光通信行业核心产品包括光芯片、光模块和光网络终端,形成协同价值链体系[2] - 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从2020年775亿元增长至2024年126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3.1%[18] - 预计2029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将达到2954亿元,2024年起复合年增长率18.5%[18] - 2024年中国光模块市场规模329亿元,占全球份额26%,预计2029年达87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1.5%[18] 公司业务结构 - 收入主要来自光模块销售,报告期内占比持续超过64%且呈增长趋势[4] - 光网络终端收入占比维持在20%以上,光芯片收入占比较低[4] - 2022-2025年上半年光模块收入分别为32.72亿元、27.37亿元、36.82亿元和32.82亿元[5] - 产品销往中国(占比65%以上)、亚洲其他国家、北美洲和欧洲地区[11] - 具备光芯片、光模块和光网络终端全价值链制造能力,拥有四个制造基地[11] 财务表现 - 2022-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43亿元、42.39亿元、50.87亿元和42.16亿元[15]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2亿元、2.16亿元、0.89亿元和5.10亿元,呈现大幅波动[15] - 毛利率持续下滑,从2022年22.1%降至2024年17.4%,2025年上半年回升至18.7%[17] - 数通解决方案毛利率从31.2%降至22.6%,电信解决方案毛利率从20.8%降至15.6%[17] - 光芯片业务出现亏损,2024年毛利率为-157.4%[17] 研发与竞争格局 - 研发开支占收入比例分别为10.9%、13.1%、12.3%和8.1%[18] - 已开发75mW大功率连续波DFB激光芯片,正在开发100G/200G EML激光芯片[4] - 按2024年收入计算,公司以2.9%市场份额在全球专业光模块厂商中排名第五[23] - 在中国市场以7.2%份额排名第三,面临中际旭创、新易盛、光迅科技等竞争对手[23]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从59.6%升至68.9%,客户集中度提高[11] 供应链与风险因素 - 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从21.4%升至35.4%[11]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18.13亿元增至22.49亿元,面临客户信贷风险[12] - 授予客户30至120日信贷期[12] - 2023年收入下滑因电信光模块市价下跌及全行业去库存周期[15] - 2024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约6.16亿元[16] 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 - 海信集团控股合计持有48.61%股份,为控股股东[25] - 上市前三年半累计派息超5亿元,分别派息1.85亿元、2.13亿元、1.02亿元和0.42亿元[28] - 管理层具有光学技术背景和行业经验,董事会主席于芝涛为浙江大学光学技术学士[26] - 首席执行官洪进拥有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曾任英特尔副总裁[26] - IPO募集资金用于研发投入、产能扩张、海外市场拓展和战略收购[28]
纳真科技港股IPO,聚焦光通信领域,净利润大幅波动
格隆汇·2025-08-28 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