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明年底完工!深圳最大的垃圾填埋场将打造数字产业智创高地
南方都市报·2025-08-29 04:50

项目规模与工程特点 - 玉龙填埋场环境修复工程为全国体量最大全量开挖搬迁治理工程 治理总量255.15万立方米 开挖堆体总量相当于1000个国际竞赛游泳池体积[1][5] - 项目采用6000立方米/天开挖规模及5000吨/天筛分规模 日运输车次达500-600车次[4] - 工程条件异常复杂 三面环山地形高差达70米 最大开挖深度52.4米 毗邻城市中心区域施工要求极高[5] 技术工艺创新 - 首次系统化采用"快速好氧预处理+天幕遮蔽开挖+多维复合除臭+筛分资源化利用"总体工艺路线 好氧预处理周期为7-15天[7] - 建设国内最大天幕系统 跨度280米覆盖11.69万平方米作业面积 配备除臭喷淋系统实现降尘除臭与可燃气体防控[4] - 运用"数字孪生"构建全过程智慧管控系统 涵盖环境、边坡稳定、堆体稳定等六大子系统实现数字化管理[8] 资源化处理方案 - 垃圾组分包括渣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污泥及库底污染土 其中建筑垃圾综合利用 污泥掺烧 生活垃圾轻质物进行焚烧处理[5] - 渗滤液通过18座抽排井集中至调节池 经专用管道输送至下坪二厂净化处置 其他液体废弃物处理达标后回用[8] - 腐殖土进入下坪环境园填埋 无机骨料综合利用 库底污染土经稳定化处理检测合格后外运[5] 产业规划与空间价值 - 项目总投资21.7亿元 计划2026年底完工 形成30公顷政府持有连片产业净地 为深圳市中心最大连片产业用地[10] - 规划开发规模超百万平方米 预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超150亿元 定位"山水云台数创智谷"落实深圳市"20+8"产业集群部署[10] - 未来布局研发、中试、数字服务产业链 打造数字产业聚集智创高地与生态绿谷[1][10] 区域发展意义 - 项目作为清水河数字新城核心拓展区 推动环境负资产向生态正资产转化 实现中心城区"环境治理+开发建设+产城融合"发展模式[8][9] - 彻底解决环境污染与安全隐患 为罗湖及深圳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成为全国中心城区发展样本[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