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融资技术双驱动 自动驾驶商业化持续提速
中国证券报·2025-08-29 06:06

无人物流车融资与商业化进展 - L4级自动驾驶企业白犀牛完成B+轮融资 老股东顺丰和线性资本继续投资 新股东包括以骏资本和三六零基金 B轮融资总额累计近5亿元[2] - 白犀牛资金将投向车规级无人车研发、AI技术迭代和商业场景拓展 聚焦末端物流领域规模化落地[2] - 公司从商超配送起步 与永辉、盒马合作 2023年转向快递物流场景 活跃车辆从2024年底近百台增至当前千台规模 覆盖全国100多个城市 服务顺丰、中通和中国邮政等头部物流企业[2] - 无人物流车赛道2025年大额融资频现:新石器无人车2月完成10亿元C+轮融资 九识智能4月完成1亿美元B3轮融资[2] 政策支持与行业应用规模 - 商务部等8部门2025年3月联合印发《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明确推广无人配送车等设施设备[3]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提出在物流等领域推动智能终端广泛应用[3] -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 截至2024年底快递物流无人车规模化应用超6000台 覆盖100多个细分场景 交付订单上亿件[3] - 头部物流企业顺丰、京东物流和中国邮政持续推进无人配送车应用[3] 技术发展与市场预测 - 菜鸟CTO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快递行业将部署超20万台无人车[4] - 元戎启行发布新一代辅助驾驶平台DeepRoute IO 2.0 搭载自研VLA模型 擅长应对复杂路况[4] - VLA模型具备空间语义理解、异形障碍物识别、文字引导牌识别和记忆语音控车功能 适配15万元以上车型 未来可能优化至10万元级别车型[4] - 2025年下半年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和奇瑞汽车纷纷布局VLA模型 理想i8已搭载 小鹏G7 Ultra明确上车时间表 奇瑞猎鹰智驾采用VLA+世界模型[5]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无人物流车作为低速封闭场景应用 已到规模化商业应用临界点[3] - 券商分析指出无人物流车应用场景广泛 产品迭代迅速 在末端配送和封闭场景中表现良好 头部厂商订单量有望大幅增长[3] - VLA模型成为人工智能前沿技术 推动以大模型为基座的智驾方案加速应用[5] - 车企自研与第三方合作格局变化 积累深厚的企业在L3级高阶智驾市场具竞争优势 具身智能领域发展潜力巨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