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政策与专业设立 - 教育部2025年本科专业目录首次增设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 纳入教育学类 山东女子学院和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成为全国首批获批院校[1] -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行业发展政策方向 2021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增设托育服务相关专业 但本科层次设置较为少见[4][5] 市场需求与行业现状 - 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约3000万人 超过30%家庭存在托育需求 家长普遍期望价格实惠 就近入托和服务质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务[2] - 托育行业面临人才结构性矛盾:全国持证保育人员仅50万人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不足10% 缺乏既懂专业又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存在短板 行业整体薪资偏低导致招人难 留人难问题突出[3] 人才培养体系 - 新专业培养目标以"会照护 精评估 能指导 懂管理 可发展"为核心 系统构建学生综合能力 核心课程包括婴幼儿生理学 心理学 保育学 营养喂养和疾病预防与急救等[8] - 专业涉及医学 教育学 管理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领域 培养学生掌握婴幼儿生理心理 营养喂养 运动健康及回应性照护等专业知识 具备环境创设 游戏活动设计和家庭教育指导等能力[7] - 坚持实践与理论并重 联合托育机构 社区服务中心与家庭建立实践基地网络 山东女子学院首批招生40人[8][9] 职业发展前景 - 毕业生可就业于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幼儿园托班 托育机构 早教中心 妇幼保健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从事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 科研及经营管理相关工作[10] - 行业迎来政策支持与资源倾斜 从业人员专业价值将更受认可 职业发展通道更加畅通 收入水平稳步提升 有志深造者可选择考研 高校学者正逐渐转向托育研究方向[10][11] 行业专业特性 - 0-3岁是人生发展关键窗口期 婴幼儿大脑可塑性极强 科学的回应性照护对一生产生深远影响 早期发育异常如孤独症 多动症等需要及时识别和干预[6] - 与育儿嫂 保姆相比 托育老师接受系统化专业化4年制本科教育 需掌握婴幼儿发展评估 家庭养育指导以及托育机构运营管理等综合能力[5][6]
大学要培养“带娃专家”了!9月将迎来首批新生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8-29 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