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整体发展态势 - 可控核聚变是强主题方向 短期内持续有催化[1] - 全球核聚变项目加速推进 中美领跑 中国以国家主导主攻托卡马克 美国以私企主导多元化布局核聚变路线[1] - 全球在运、在建和规划的聚变装置有168个 托卡马克占比接近50%[2] 技术路线分析 - 环形装置以托卡马克为主 具备稳态高能量增益特点 瞄准城市级基荷电源[2] - 直线形装置中Helion的路线或将率先落地 具备紧凑高功率密度特点 适用于分布式可移动或特殊场景电源[1][2] - FRC路线中Helion采用磁惯性约束直接回收电能 装置灵活投资低 是当下最接近落地的路线[2] 托卡马克路线进展 - ITER完成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的所有组件制造 CFS与谷歌达成购电协议[3] - 国内BEST工程总装提前2月启动 目标2027年完成全部建设[3] - CFEDR预计于2030年建成 实现功率大于1000兆瓦 Q>30[3] 托卡马克核心环节 - 托卡马克装置中磁体成本占比最高 高温超导装置磁体成本占比约46% 高于低温超导装置的28%[3] - 偏滤器包层第一壁材料向钨基合金演进 磁体系统从低温超导向高温超导演进[3] - 电源系统主要包括磁体电源和辅助加热电源 磁体电源中TF电源要求大电流低电压 CS/PF电源要求低电流高电压[3] FRC路线商业化突破 - Helion获全球首个聚变购电协议 承诺2028年前开始发电 一年后为微软提供至少50MW发电量[4] - 2025年7月30日Helion宣布获地并启动全球首座聚变电厂ORION建设[4] - 瀚海聚能计划2030年底前与核电业主合作 诺瓦聚变完成5亿元天使轮融资研发小型模块化核聚变反应堆[4] 电源系统投资机遇 - Helion装置中电源系统成本占比最高 约占整个装置的50%[4] - 脉冲电容器成本占比高 占整个装置成本的1/3[4] - 电源系统中超级电容和快控开关至关重要 快控开关关注IGBT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寿命优点[4][5]
中泰证券:核聚变行业紧跟“堆催化” 关注链主企业及高价值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