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险资持续扫货银行股
证券时报·2025-08-29 12:36

险资增持银行股趋势 - 2025年以来险资持续增持银行股 热情不减 尤其关注港股市场和区域银行[1] - 弘康人寿新进成为苏农银行前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数量超1亿股 持股比例达4.95% 接近举牌线[1][2] - 险资对银行股增持和举牌主要集中在港股市场 区域银行开始频获关注[1] 苏农银行案例 - 弘康人寿上半年增持苏农银行1亿余股 持股比例4.95% 仅次于亨通集团6.81%和江苏新恒通6.73%[2][3] - 苏农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收22.80亿元 同比增长0.21% 归母净利润11.78亿元 同比增长5.23%[8] - 截至6月末总资产2232.49亿元 较年初增长4.33% 不良贷款率0.90%与年初持平 民营企业贷款占公司类贷款超九成 制造业贷款余额386.39亿元占比近三成[8] - 中期分红每股0.09元 合计派现1.82亿元 占半年度净利润比例15.42%[8] - 年内股价涨幅14.32%[4] 无锡银行案例 - 长城人寿2022年12月至2023年底多次增持无锡银行 2023年底持股比例达4.95%[6] - 2024年一季度经监管核准后举牌 持股比例达5%以上 成为2015年以来第二家举牌A股上市银行的险资[7] - 2025年一季度继续增持430万股 持股比例由2024年底6.97%升至7.17%[8] 郑州银行案例 - 弘康人寿在港股市场连续增持郑州银行H股 持股比例超20%[9] - 8月15日以每股1.43港元增持650万股 持股比例达20.10%触发举牌线[9] - 6月27日、7月25日、8月8日连续举牌 持股比例分别突破5%、10%、15%[11] - 郑州银行H股2025年涨幅35.54%[12] 其他区域银行案例 - 杭州银行2025年1月获新华人寿举牌 综合持股比例突破5%[13] - 新华人寿受让澳洲联邦银行股份并叠加自身持股及可转债后达成举牌[13] 险资配置银行股动因 - 低利率和资产荒背景下银行股高股息、类固收优势凸显 板块股息率3.69%[15] - 银行板块估值偏低 相比煤炭、石油石化等高股息板块更具优势[15] -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 险资买入价格低于净资产的银行股可按权益法核算 差价部分计入当年利润[16] - 2023-2024年银行股价格普遍低于净资产 部分不足一半 买入可获100%账面盈利[16] 险资举牌规模 - 2025年以来7家上市银行被险资举牌 主要集中于港股大行和头部股份行[9] - 平安人寿今年12次增持招商银行H股(持股16.10%)、10次增持农业银行H股(持股14.08%)、11次增持邮储银行H股(持股15.05%)、两次增持工商银行H股(持股17.11%)[15] - 形成自2015年、2020年后的第三次举牌潮[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