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今日大涨,后市如何看?
搜狐财经·2025-08-29 14:57

产业链价格回升态势 - 锂资源环节价格边际回升且弹性较强 主要受头部厂商阶段性产能推出影响[5] - 碳酸锂价格反弹拉动锂矿采购需求增长 海外矿山供应增量有限 贸易商挺价情绪推动锂矿价格走强[5] - 云母提锂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加剧锂云母矿供需紧张[5] - 盐湖提锂因生产成本低和原料自给率高 产能利用率维持较高水平[5] - 外购锂辉石企业面临成本倒挂 开工率相对较低[5] - 碳酸锂与氢氧化锂价格受反内卷政策预期及期货市场情绪带动出现明显反弹[6] - 磷酸铁锂受产能过剩拖累价格表现偏弱 三元材料因成本传导及高镍需求差异呈现分化运行态势[6] - 人造石墨负极及隔膜价格相对平稳 六氟磷酸锂价格仍处于底部区间[6] 需求侧支撑因素 - 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保持在50%以上 消费补贴政策形成需求支撑[6] - 即将进入金九银十销售旺季[6] - 全球储能电池需求在悲观预期下2026年增速为9% 锂电整体需求托底增速15%[6] - 正常预期下全球储能电池需求增速为21.6%[6] - 2025年欧洲户储库存去化完毕后需求有望逐步复苏[6] - 美国户储市场或因BBB法案取消补贴出现抢装现象[6]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固态电池2026年进入小批量试产阶段 2027年实现量产[6] - 已有8家电池企业搭建中试线 规模普遍在0.3GWh左右[6] - 涉及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中航锂电等头部企业[6] - 中航锂电中试线预计6月完成搭建 宁德时代两条产线计划在9-12月准备[6] - 硫化物技术路径相对确定 已进入工程阶段[7] - 电解质从液态升级为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 对电池内部材料性能要求更高[7] - 铜箔通过镀镍、多孔等技术路径调整以适应固态电解质特性[7] - 负极升级集中在硅基负极和锂金属负极技术突破[7] - 正极采用富锂锰基 电压显著提升 带来能量密度质变并降低成本和单耗[7] 反内卷政策影响 - 锂资源及锂盐环节遏制产能无序扩张和价格恶性竞争 引导供需平衡和市场规范[8] - 推动相关产品价格反弹 促使环节回归理性并提供稳定市场环境[8] - 电池材料及制造环节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技术战[8] - 引导企业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 聚焦提升产品性能与附加值或差异化发展[8] - 支持前沿技术领域企业集中资源于技术突破与量产准备[8] - 整车制造环节中汽协发布倡议反对低于成本销售和虚假宣传[8] - 工信部配合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整治内卷式价格战[8] 行业整体态势 - 新能源板块表现引人注目 受多重因素共同作用[3] - 新能源车产业链处于底部拐点区间 面临技术升级行业催化[8] - 配置价值提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