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公司从1995年邢台起步 通过四次行业周期淬炼 形成九大核心能力和九大竞争优势 包括超前研究能力 战略规划能力 业务策略能力 供应链能力 数字化运营能力 创新能力 盈利能力 扩张能力 纠偏能力 以及规模优势 一体化优势 园区化优势 集中营销优势 成本优势 研发创新优势 信息化智能化优势 安全环保质量优势 风控优势 [1] - 1990-1999年破局初创 在行业整体亏损和技术水平低下背景下 率先建成河北省第一个捣固焦产业示范项目 炼焦用煤从4种拓展至13种 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产品零库存 销售不欠款 价格随行就市等策略 在1600余家独立焦化企业竞争中完成从0到1突破 [2] - 2000-2009年崛起扩张 伴随中国工业化进程加速 2003年提出发展1000万吨/年焦化目标 通过并购保定焦化厂 与中煤集团合资等举措快速扩大规模 2005年布局化工产业 2007年第一套化工装置投产 开启焦炭加化工双轮驱动产业格局 2009年成为全球最大独立焦炭生产商与供应商 管理口径营业收入突破141亿元 较1999年增长501倍 [3] - 2010-2021年战胜自我 面对焦炭价格持续下行周期 以调整 挖潜 转型 升级总策略破局 2019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形成焦化和化工两大支柱产业相互协同的产业集群 焦化产业因化工协同盈利更高 化工产业因焦化支持盈利更高 同步启动向新材料 新能源 高端精细化工提质升级 打造第三增长极 建立集团-园区-公司三级自主研发创新体系 围绕产品线设立20多个研究所 培育以120多名博士为核心骨干的千人研发团队 形成创意-小试-中试-工程设计-产业化全研发产业链 为18家公司提供托管服务 显著改善其经营管理水平 大幅提高效益 推进生产体系向高度数智化转型 组织模式由橄榄型转变为哑铃型 实现从成本效率型向质量效益型 从市场拉动 投资推动增长方式向服务引领 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变 建立销运产供研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 从生产什么卖什么大规模制造转型为需求什么制造什么服务型制造业 通过分级客户机制 安全环保质量精细管理 精益成本控制 套期保值与闭口交易等策略 以及2019-2021年大规模兼并收购提速全国布局 2021年启动印尼海外项目推进全球开拓 2021年集团营收规模810亿元 较2009年增长473% [4] - 2022-2025年全球开拓 以投资印尼为支点加速拓展全球市场 印尼焦化项目320万吨/年焦化装置陆续投产 建成集团首个海外实体制造业园区 成立中国香港 日本 新加坡 澳洲 越南 印度 蒙古国 巴西和鹿特丹等境外子公司和办事处 搭建覆盖全球供销网络 国内定州园区5000吨/年氨基醇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 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氨基醇工业化生产企业 取得高端精细化工和新材料领域重大突破 郓城园区5万吨/年高端聚酰胺新材料CTH项目快速推进 预计2024年10月投产 公司成为集焦炭 化工 氢能源 新材料 数字化等业务板块协同共进的大型综合性产业集团 抗周期能力再上台阶 由大规模制造转型到创新驱动 改变投资推动单一增长模式 深化创新型制造业发展模式 [5][6] 未来战略规划 - 以集团第七个五年发展规划2026-2030年和新的十年发展纲要2026-2035年为蓝图 打造全球知名的产业加服务集团 [7] - 焦化产业依托智能配煤技术与全球供应链网络 通过自建加运营管理服务加兼并收购多元模式 巩固全球龙头地位 [7] - 化工产业聚焦优势产品 推动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 加大运营管理服务与兼并收购力度 做大规模 力争核心品类竞争力全球领先 [7] - 运营管理服务输出中国经验 将三十年积累的销运产供研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 供应链优化 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 以及深度行业经验 真诚服务客户体系 精严经营管理闭环 一流节能减排技术 领先创新研发能力等进行标准化输出 目标到2030年实现托管产能超过自建产能规模 [7] - 氢能产业继续推进制-储-运-加-用+研一体化布局 构建氢能全产业链生态 重点打造液氢示范项目及输氢管网 显著降本做强竞争优势 同步探索绿电 绿氢等低碳零碳产业方向 [7] - 新材料产业以研发创新为核心 突破技术瓶颈 围绕己内酰胺和新能源材料健全完备产业链 培育高盈利增长极 [7] - 数字产业以集团产业场景为依托 加速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 打造行业垂直领域数智化解决方案 软硬件产品及优质服务 [7] 全球竞争力构建 - 坚持和深化实施全国布局加全球开拓战略 国内扩大多园区协同发展格局 海外以印尼为基逐步拓展东南亚 欧洲等更多市场区域 全球配置资源与生产基地 降低单一市场周期波动风险 [8] - 运营管理层面强化旭阳云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 实现全产业链销运产供研数据贯通 提升组织效率 效益及协同能力 推行股权激励计划 深化利益共同体 事业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建设 激发全员创业 创造 创新活力 打造具有强大凝聚力 执行力 战斗力 创造力 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与体制机制 [8] - 资本与风险控制层面通过产品经营 资产经营 资本经营立体发展模式 提升盈利能力与资产回报率 积极引入全球战略资本与优质股东 优化股权结构 推动企业价值与市场认可度同步提升 守住财务安全底线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严控有息负债规模 按照正常经营 贷款还款 安全储备 投资并购 倒贷资金等五项资金管理办法闭环管控现金流 确保集团始终稳健运营 [8][9] - 社会责任层面深度践行双碳目标 推动生产运营与产品全生命周期低碳化 探索氢能重卡替代传统运输等绿色应用 致力成为绿色能源化工全球典范 输出管理经验与技术标准服务 为全球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9]
中国旭阳(01907)穿越周期三十载 构建全球领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