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身智能行业投资趋势 - 2023年初具身智能领域尚未成为投资热点 但被预判为具有颠覆性潜力的方向[1] - 2023年1-7月具身智能和机器人领域投资事件超200起 融资总额超240亿元 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和[2] - 行业存在短期资本过热现象 但长期来看当前投入可能远远不够[2] 无限基金SEE Fund投资布局 - 基金从2023年初开始布局具身智能产业链 覆盖数据、算力、大脑、本体等多个环节[1] - 已投资光轮智能、无问芯穹、穹彻智能、银河通用、智平方、星海图、松延动力等初创企业[1] - 基金管理三期基金 LP包括中关村科学城、中国银行、中金资本等国资机构 红杉中国、高瓴等市场化机构 以及蚂蚁集团、字节跳动等产业资本[3] 清华大学产学研生态 - 电子工程系是清华大学学生和校友人数最多的院系之一 为基金提供丰富项目源和学术支撑[3][4] - 清华多个院系培养了大量具身智能领域创业者 包括银河通用王鹤、它石智航陈亦伦、智元姚卯青等[4] - 电子工程系学科特点与具身智能软硬结合需求高度契合 形成天然人才输送渠道[4][5] 投资策略与标准 - 早期投资核心判断依据是投人 重点关注创业者的热情和自驱力[6] - 典型案例松延动力:2023年底种子轮投资 创始人25岁博士退学创业 2024年8月实现单月破百台交付量[6][7] - 不局限于清华校友 也投资上海交通大学卢策吾等外校背景的行业专家[5] 中美产业发展对比 - 美国优势在于人才储备充足和算法架构创新 但中国拥有制造业基础、供应链和场景优势[7] - 美国企业侧重家庭场景的科幻式创新 中国企业更注重"沿途下蛋"的渐进式商业化落地[7] - 中国公司通过商业化现金流支撑未来技术飞跃 形成独特发展路径[7] 技术发展前景 - 具身智能被认定为比AI大模型和自动驾驶更具挑战性的方向[2] - 技术路径尚未完全收敛 存在未来技术飞跃的机会[8] - AI从虚拟世界走向物理世界面临数据、场景缺乏等多重困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