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财务表现 - 总资产达到2,006.6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72% [1] - 营业收入为4,891.99亿元,同比下降5.22% [1] - 利润总额为153.53亿元,同比下降14.0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未披露具体数值,但基本每股收益为0.70元/股,同比下降11.39%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94.5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816.76亿元有所改善 [1][13] 业务板块表现 - 工程承包业务毛利率减少0.13个百分点 [12] - 规划设计咨询业务毛利率减少2.58个百分点 [12] - 工业制造业务毛利率增加0.12个百分点 [12] - 房地产开发业务毛利率减少1.76个百分点 [12] - 物资物流及其他业务毛利率增加0.66个百分点 [12] - 境内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84%,毛利率减少0.27个百分点 [13] - 境外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29%,毛利率增加0.29个百分点 [13] 成本与费用控制 - 营业成本为4,459.38亿元,同比下降4.93% [13] - 销售费用为27.12亿元,同比下降8.50% [13] - 管理费用为92.40亿元,同比下降9.73% [13] - 财务费用为42.65亿元,同比上升44.18% [13] - 研发费用为75.16亿元,同比下降12.71% [13] 资产负债结构 - 资产负债率为78.54%,较上年末的77.31%有所上升 [9] - 货币资金为1,804.79亿元,同比下降2.81% [14] - 应收账款为2,420.73亿元,同比增长18.22% [14] - 合同资产为3,604.11亿元,同比增长18.26% [14] - 短期借款为2,117.71亿元,同比增长41.05% [14] - 长期借款为3,356.02亿元,同比增长19.27% [15] 债券与融资情况 - 公司发行了多期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利率范围在2.08%至4.00%之间 [3][4][5][6][7][8] - 债券余额包括铁建YK01(30亿元)、铁建YK03(20亿元)、21铁建Y2(13亿元)等 [3][4] - 中期票据发行包括2022年MTN001(30亿元)、2023年MTN001(30亿元)、2024年MTN001(30亿元)和2025年MTN001(18亿元) [9] 经营与战略进展 - 海外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57.43% [10] - 公司推动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供应链管理提升,物资采购向集约化升级 [10] - 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研总院和多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有序推进 [10] - 公司承担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并荣获多项国际和国内奖项 [10] -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稳步推进,包括瘦身健体、三项制度改革和公司治理体系优化 [11] 股东结构 - 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1.23%,为控股股东 [2]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15.19%,为第二大股东 [2]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38%,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08% [2] - 前10名股东中包含多家基金公司管理的金融资产管理计划,各持股0.6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