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重返中国市场 - Forever 21第四次进入中国市场 与上海橙迪贸易有限公司合作 由唯品会作为第一大股东 [2] - 合作涵盖男装、女装、鞋履、休闲装、内衣、包袋及配饰的产品生产、销售与全渠道营销 [2] - 品牌入驻小红书平台 并计划布局线下零售渠道 [2][3] 战略合作与数字化转型 - 此次入华选择与唯品会合作 试图突破数字化瓶颈 弥补此前线上销量平平的不足 [2] - 合作被视为取长补短:Forever 21具备品牌优势、产品研发优势和全球供应链优势 唯品会具备平台优势、渠道优势及线上线下互补能力 [2] - 品牌展开系列营销活动 包括杭州草莓音乐节快闪、上海地铁广告专列及与蓝精灵IP联名 [3] 历史发展历程 - 品牌2008年首次进入中国 在江苏常熟开设门店 但因选址偏离核心客群而失败 [5] - 2011年再次进入 在北京王府井开设2500平方米首店 并在上海、杭州、重庆等一二线城市扩张 [5] - 2015年迎来黄金发展期 年销售额超40亿美元 全球门店超800家 [5] - 2019年退出中国市场 同年申请破产保护 2020年被ABG联合财团以8100万美元收购 [6] - 2021年第三次回归 重点布局电商平台和下沉市场 但线上销量平平且线下门店增长缓慢 [7] 市场环境变化 - 中国快时尚市场竞争加剧 本土品牌如UR全国门店突破450家 并在2025年618大促领跑女装品类 [9] - 国际品牌面临挑战 H&M、ZARA有关店消息 Monki、Bershka等多个品牌退出中国市场 Gap被宝尊收购 [8] - 中国电商市场供应链上新速度和采购快反速度突出 国际品牌难以抗衡 [1] 本土化挑战与机遇 - 专家指出品牌需融合中国审美 在产品设计中加入中国文化元素 服装版型适合中国人身材 [3] - 国际品牌需避免低价红海竞争 应结合中国消费趋势找到差异化出击点 [3] - ZARA、H&M等国际巨头持续深化本土化运营 优化供应链和数字化能力 [10] 行业趋势分析 - 中国消费者圈层分化加剧 潮牌品类细分赛道增多 国潮兴起成为统一时尚趋势 [9] - 中国市场仍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之一 国际品牌不会放弃但需应对更复杂竞争维度 [10] - 行业经历从Gap到H&M、ZARA领跑 再到优衣库疫情后逆势增长的更新换代 [8]
Forever 21第四次入华 但快时尚江湖已变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29 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