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信系分拆纳真科技赴港上市:“以价换量”毛利率垫底 净利润暴涨靠卖合营企业 百亿估值是否含水分?
新浪证券·2025-08-29 18:41

上市申请与融资情况 - 公司于8月25日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花旗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1] - 募集资金拟用于研发、产能扩张、自动化提升、海外市场推广、战略收购及营运资金[1] - 已完成3轮融资 早期投资者Global Optical和TransLight入股成本7.6美元 最后一轮融资每股成本高达664.67元(约92.85美元)[2][3] - 截至最后一轮融资投后估值达107.84亿元 早期投资者浮盈1121.71%[4] - 海信集团控股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48.61%股份 为控股股东[5] 管理层架构 - 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4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 - 于芝涛担任非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 为海信系元老 同时兼任海信集团控股CEO等职务[6] - 洪进担任执行董事、CEO兼光模块事业部总经理 曾任职英特尔数据中心业务集团[6] - 王惠担任执行董事、CFO兼董事会秘书 曾任职海信系多家公司财务高管[6] 行业地位争议 - 公司自称全球第五、中国第三专业光模块生产商(按2024年收入计)[2] - 但LightCounting榜单显示其经营实体青岛海信排名全球第七、中国第五[2][10] - 榜单显示中国厂商占据全球TOP10中7席 行业集中化趋势明显[7][9] - 公司持有50项专利和39项版权 均通过全资子公司青岛宽带持有[10]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激增124.01%至42.16亿元 净利润同比激增6501.97%至5.1亿元[1][13] - 主营业务分为光模块(含数通和电信解决方案)和光网络终端两大板块[15] - 2025年上半年数通光模块收入同比增237.13%至21.41亿元 占比升至65%[17] - 光网络终端收入同比增50.67% 但占比从32.3%降至21.8%[17] - 光芯片收入占比极低且持续下滑 2025年上半年仅占0.4%[17] 产品定价与盈利能力 - 采取"以价换量"策略 数通光模块平均售价仅为行业龙头的三分之一[1][18] - 2025年上半年数通光模块平均单价482.4元 远低于中际旭创的1594.67元和新易盛的1497.75元[18] - 毛利率持续下滑 数通光模块毛利率从2022年31.2%降至2024年25.2%[18] - 2025年上半年数通光模块毛利率较中际旭创低16.73个百分点 较新易盛低24.83个百分点[20] 技术研发与市场前景 - 400G及以上速率光模块成为主流 800G光模块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190.4%[20] - 1.6T光模块预计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180.0%[21] - 公司已交付1.6T OSFP光模块样品 预计2026年实现商业化[21] - 行业龙头中际旭创1.6T硅光模块已通过英伟达认证 良率达95% 成本降30%[9] 非经常性损益影响 - 2025年上半年通过出售青岛光互连股权确认收益3.53亿元 占净利润69.22%[24] - 2022-2024年分占合营企业溢利占各期净利润26.96%-61.6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