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模式创新 - 全国首个省级"云胶片"带量采购采用创新评审机制 价格分仅占10分 技术分占30分 商务分占60分 彻底改变传统"最低价中标"模式 [1][5] - 采购要求报价低于5元/人次方为有效 最高报价4.98元/人次 最低报价0.51元/人次 最终中标价为4.95元/人次 [1][8][11] - 采购周期设定为2年 首年采购需求总量达2156万次 覆盖贵州省所有具备放射检查类服务的公立医疗机构 [3][16] 中标企业分析 - 贵州大数据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体以100.36分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 投标报价4.95元/人次 [11][13] - 中标企业需提供独立影像云专网 实现医疗机构平台接入和数据安全传输 配套服务要求严苛 系统可用性指标≥99.99% [5][16] - 贵州大数据产业集团在医疗信息化领域已有专利布局 中标过医保信息平台迭代升级项目 注册资本3.35亿元 [11][15] 成本效益分析 - 行业测算成本价约为3元/人次 但实际服务内容远超基础数字影像处理 包含云专网建设等额外投入 [16] - 相比传统胶片每人次17-18元成本 云胶片集采价格优势明显 某县医院采用后年节省耗材采购额100万元 [19] - 数据存储成本呈下降趋势 当前存储1TB数据年成本约80元 过去10年间1TB存储成本下降至少10倍 [20] 行业影响与发展 - 云胶片推广可减少20%-30%重复检查 上年度贵州省影像检查人次量约3896万 [1][19] - 国家医保局规划2027年底实现全国医保影像云数据"一张网" 目前全国22个省级医保部门已开展数据共享部署工作 [1][24] - 传统胶片市场价格持续下行 平均价格从2016年13.3元/张降至2023年8.52元/张 云胶片普及不可逆转地重塑市场格局 [27] 技术标准与要求 - 采购提出严苛量化技术标准 要求登录并发响应时间在5秒内 页面加载时间在3秒以内 不得影响阅片诊断 [5] - 建立服务指标后评估机制 每年开展质量检查与评估 重点考察服务质量 医疗机构与群众满意度 [17] - 国家医保局推进影像云建设分四步走 数据标准化 统一归集存储 数据共享 建立保障机制 [22] 应用场景拓展 - 影像云平台可应用于医保监管 精准判断过度诊疗和检查滥用 优化审核结算流程 [23] - 平台支持"医保健康画像管理" 为参保群众提供全周期生命管理 补充现有App信息查询不足 [23] - 安徽省已实现全省影像数据共享 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异地读取数字医疗影像胶片的省份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