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ifo出圈,中超找到新“流量密码”
虎嗅·2025-08-29 21:30

行业背景转变 - 房地产足球泡沫破灭后,俱乐部母公司话语权减弱,球迷文化成为中超联赛主旋律[1] - 残酷的生存环境使俱乐部意识到球迷的重要性,专业球场的建设提升了观赛体验,市场与政府作用共同推动球迷文化发展[2] 上座率数据 - 2025赛季第22轮赛事中场均入场人数达到25,457人,可排进世界前10,超越日、韩联赛[3] - 具体场次刷新最高入场纪录:北京工人体育场62,291人[3],大连梭鱼湾体育场61,611人[3],上海八万人体育场60,031人[3],杭州黄龙体育场36,996人[3],成都凤凰山体育场41,713人[3] Tifo文化的发展与案例 - Tifo文化源于20世纪70年代意甲赛场,AC米兰与国际米兰球迷的对抗使其系统化,融合地方象征、俱乐部信仰与球迷身份[9][11] - 国内职业联赛首次出现Tifo在2000年甲A联赛,申花球迷在虹口体育场打出印有俱乐部会徽的蓝色画卷[16] - 2025赛季成都蓉城亚精英联赛附加赛前,球迷展示约3,700平米、重1.5吨的中国足球史上最大悬挂式Tifo,以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为主题[5][7] - 2025年工体“京沪大战”中,北京国安62,291名球迷共同完成以八臂哪吒、德胜门等北京元素为主题的全场Tifo拼图[23] - 大连球迷在2023赛季和2025赛季均制作了讲述城市足球历史的巨型Tifo,如“WE ARE DALIAN”主题作品[21] Tifo的意义与投入 - Tifo是球迷标志性支持工具,能产生视觉震撼,但其准备过程漫长,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展示时间仅两三分钟[8][25] - 多特蒙德球迷曾为2012-2013赛季欧冠制作Tifo,80名球迷筹集6,000欧元,花费6周时间完成15,000张小拼版[12][15] - 成都“刀锋”球迷会为制作Tifo动用了上千人次会员,历经十多天完成[25] 行业价值展望 - 与竞技水平相比,球迷文化及俱乐部承载的城市名片功能可能是中超联赛最具价值的方面[28] - 呼吁城市管理者以更包容开放的态度促进职业足球文化发展,避免狭隘理解中国足球[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