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行业竞争格局 - 美团作为守擂者核心外卖业务增长见顶 需通过高频业务带动低频零售构建万物到家超级平台[4] - 京东作为进攻者率先出击但最早退出竞争 其即时零售是小时达零售服务延伸 战略价值在于打通线下商超数字化闭环[4] - 阿里致力于升维合围 满足10亿消费者一站式需求 打造融合远场电商/近场零售/本地服务的大消费平台 日均订单量达8000万单[1][4] 行业规模与增长动力 - 即时零售整体行业规模快速扩大 日订单量提升至2.5亿单/天[7] - 美团峰值订单从8000万单/天上涨至1.5亿单/天[7] - 每1元有效闪购补贴带动6.76元额外消费 预计年综合消费增量达6760亿元 相当于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 商业模式变革 - 从传统电商以天为单位转变为即时零售以分钟为单位 掌握更高频场景即掌握用户心智[4] - 零售逻辑从人找货变为货找人 LBS技术让商品在需要前就已就近部署 线下门店变为城市前置仓[4] - 竞争维度从价格转向效率/体验与生态协同 未来可能形成美团长于配送/阿里胜于生态的双雄格局[5] 技术赋能与AI应用 - 即时零售是AI与消费结合最佳场景 源源不断产生高维度实时数据用于训练AI[11] - AI赋能零售全链路 包括精准预测需求/优化商家库存/规划最优配送路径 实现30分钟万物到家[11] - 未来购物不再依赖搜索框 AI助理基于实时数据/位置/历史偏好主动推荐并完成下单闭环[13][18] 基础设施与竞争优势 - 中国具备AI落地的三件套:工具调用/实时数据/可执行通道 龙头厂商开放平台API 门店POS系统与库存价格实时打通[19] - 微信/支付宝与小程序生态形成身份+支付+服务一体化 使AI助理具备能下单闭环能力[19] - 中国拥有高人口密度/深门店网络/高移动支付渗透/强平台工程能力 使AI改造零售试错成本更低数据采样更密[19] 多方受益效应 - 商家订单翻倍新客涌入 线下门店被盘活成为线上业务桥头堡 平台差异化竞争给予商家更多选择[9] - 竞争红利向劳动者转移 骑手升级为城市骑士 体现平台对履约质量重视和新就业形态投入[9] - 竞争催生消费增量 不是分蛋糕而是造蛋糕 实现平台/品牌/用户三方共赢[6][9]
被误读的“外卖战”:独属于中国的消费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