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观点 - 公司正处于从手机光学业务向汽车和AI眼镜业务转型的关键阶段 传统手机镜头业务收缩 汽车业务成为新增长引擎 同时通过与歌尔股份合作开拓AI眼镜市场作为转型的"PlanB"计划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96.52亿元 同比增长4.2% 股东应占溢利16.46亿元 同比增长52.56% 毛利率提升至19.8% 同比增加2.6个百分点 [2] - 汽车业务收入达34亿元 同比增长18.2% 车规级模组收入增长约35% [3][4] 手机镜头业务 - 2025年6月手机镜头出货量9505.6万件 环比减少3.1% 同比减少12.7% 公司专注于中高端产品并改善产品结构 [2] - 行业出现分化 头部厂商做高端要利润 二三线厂商接低端冲规模 2025年4月前五大摄像头模组厂商出货总量同比仅微增3% [3] - IDC将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预期从2.3%下调至0.6% [2] 汽车业务 - 全球首发高性价比800万像素前视玻塑混合车载镜头 相比传统200万像素镜头能识别更远障碍物和更精确车道线 [3] - 中国乘用车单车平均摄像头搭载量将从2020年1.6颗增至2025年6颗 [4] - 公司目标未来3至5年成为全球三大车用镜头模块供应商 海外收入占比从目前约10%提升至35% [5] AI眼镜业务布局 - 与歌尔股份合作 通过股权重组使歌尔光学获得舜宇上海奥来100%股权 舜宇光学子公司将持有歌尔光学约1/3股权 [6]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110% 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达290.7万台 同比增长121.1% [6] - 舜宇上海奥来拥有晶圆级微纳光学技术 歌尔股份是Meta智能眼镜核心代工厂并参与小米AI眼镜生产 [8] 竞争与挑战 - 2025年1月至7月车载镜头出货量同比增长22.7% 略低于预期 [9] - 大立光 玉晶光电等老对手加速技术迭代 欧菲光 联创电子等企业加大车载布局 [9] - AI/AR行业仍处早期阶段 存在轻量化与清晰度 续航与体积 性能与功耗等技术瓶颈 [9] 资本开支与产能 - 2025年资本支出预算20亿至30亿元 用于支持高阶智驾组件量产 [10] - 在越南北部太原省建设价值20亿至25亿美元的工业中心 此前已投资7300万美元建造相机模块工厂并于2024年运营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