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模式创新 -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一汽集团与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捷达事业发展合作协议 引入本地投资成立捷达品牌新公司 实现合资模式突破 [1][2] - 新公司整合捷达现有资源并增加本地资本作为投资方 捷达继续作为大众子品牌运营 最大化与大众集团及一汽-大众协同效应 [1] - 混合资本模式保持大众体系标准同时赋予本土团队灵活决策空间 结合中德技术资源优势提升市场响应速度 [2] 电动化战略加速 - 捷达品牌计划到2028年推出4款面向入门级市场的新能源车型 并以中亚为起点开拓海外市场 [1][3] - 2026年推出首款纯电动车型 采用一汽-大众SOA架构 新车型将配备专为细分市场打造的技术解决方案并保持价格竞争力 [3] - 通过地方合作组建新能源生态链 依托西南市场资源实现属地化独立运作 降低成本并加速市场铺开 [3] 市场定位与目标 - 捷达品牌2024年终端销量12万辆 较2023年16.2万辆同比下滑25.9% 因品牌溢价消失和技术平台老旧导致边缘化 [3] - 紧凑级车型预计2030年占据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近50%份额 十万元级入门车型成为关键增长驱动因素 [4] - 新公司目标2030年打造千亿级产业价值链 深化在四川省及西南地区汽车产业生态融合 巩固四川汽车产业领军地位 [4] 集团战略协同 - 捷达电动化是实现大众集团从入门级到豪华旗舰车型全覆盖的关键 集团计划2030年前在中国推出约50款新能源汽车(含30款纯电动车型) [4] - 大众集团过去三年通过并购、合资及联合研发等模式与地平线、小鹏等科技企业合作 成为转型最快的跨国车企 [5] - 捷达转型作为大众在华整体战略最后一环 其成功取决于产品竞争力 预计将展开更多地方性技术和产业链合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