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T华通: 商誉减值测试内部控制制度(2025年8月)
证券之星·2025-08-30 02:21

商誉减值测试制度框架 - 公司制定商誉减值测试内部控制制度 规范商誉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 适用于公司及合并报表范围内所有存在商誉事项的子公司 [1] - 商誉定义为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不属于无形资产 [1] - 公司需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 不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并合理区分商誉减值与业绩补偿事项 [1] 商誉账面价值确认与分摊 - 商誉账面价值需自购买日起分摊至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 资产组认定需能独立产生现金流量且不包括无关资产及负债 [2] - 商誉分摊按资产组公允价值比例进行 若公允价值难以计量则按账面价值比例分摊 并需调整计入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商誉 [2] - 发现合并成本或商誉分摊计量错误时 需按会计差错调整 且不得随意扩大或缩小商誉所在资产组范围 [3] 商誉减值迹象识别 - 减值测试需结合内外部信息 关注宏观环境 行业环境 经营状况等因素 [4] - 减值迹象包括现金流或经营利润持续恶化 行业产能过剩 技术壁垒低 核心团队不利变化 资质许可变化 市场投资报酬率提高 经营地区风险突出等 [4] 商誉减值测试流程 - 减值测试需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测试 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测试 减值损失先抵减商誉账面价值 再按比例抵减其他资产 [5][6] - 可收回金额按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净额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较高者确定 需合理选用估值技术并分析处置费用 [6] - 未来现金流量预测以当前状况为基础 采用统一税前口径 关键参数需有可靠数据来源 预测期原则上最多5年 [6][7] - 折现率需与风险因素匹配 并与现金流口径一致 预测参数与实际情况存在重大偏差时需调整预测思路 [7] 评估机构利用与内部审批 - 利用资产评估机构工作时 需聘请具备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机构 并关注评估目的 基准日 假设等是否与减值测试相符 [8] - 公司财务管理中心组织商誉减值测试工作 复核评估报告并编制汇报材料 [8] - 商誉减值计提需经财务总监审核 报业务最高负责人 总裁 董事长审批 重大减值损失需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8] 信息披露要求 - 需充分披露商誉所在资产组的构成 账面金额 确定方法 及与以前期间的一致性 资产组构成变化时需披露事实与依据 [9] - 需详细披露减值测试过程与方法 包括可收回金额确定方法 重要假设 关键参数等 并说明与历史信息的差异及原因 [9] - 有业绩承诺的需披露完成情况及对减值测试的影响 商誉重大时无论是否减值均需详细披露 [10] 相关ETF产品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上涨2.51% 市盈率21.23倍 份额增加9750万份至69.3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2262.3万元 [13]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上涨3.36% 市盈率44.76倍 份额增加9600万份至53.8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3164万元 [14]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上涨0.73% 份额增加1600万份至3.9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5241.5万元 [14]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上涨6.58% 市盈率128.37倍 份额减少200万份至4.0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499.5万元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