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9日09:48 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下跌3.59% 成分股北方华创领跌6.48% 芯源微下跌5.84% 上海新阳下跌5.74% 寒武纪下跌4.91% 中微公司下跌4.44%[2]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下跌3.32% 成分股盛科通信领跌7.87% 翱捷科技下跌7.70% 恒玄科技下跌6.15% 芯源微下跌5.84% 寒武纪下跌4.91%[6] - 上证科创板新材料指数下跌0.85% 成分股天承科技领涨12.01% 华海诚科上涨4.65% 长阳科技上涨3.95% 统联精密领跌5.75% 南亚新材下跌4.46% 松井股份下跌3.98%[7] ETF表现 - 半导体产业ETF下跌3.48% 报价1.89元 近1周累计上涨19.65% 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2 盘中换手18.98% 成交3903.71万元 近1周日均成交6760.19万元[2] - 科创芯片ETF博时下跌8.91% 报价2.28元 近1周累计上涨29.89% 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8 盘中换手61.04% 成交2.32亿元 近1年日均成交3837.56万元[6] - 科创新材料ETF下跌1.06% 报价0.75元 近1周累计上涨4.28% 盘中换手3.12% 成交935.71万元 近1周日均成交3599.83万元 居可比基金第一[7] 公司财报 - 中芯国际上半年营收44.56亿美元同比增22% 归母净利3.2亿美元同比增35.6% 预计补库存与急单动能延续至三季度 四季度淡季但产能紧张对稼动率影响有限[8] - 中微公司上半年营收49.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43.88% 归母净利7.06亿元同比增36.62% 刻蚀/LPCVD等高端设备放量 研发投入占比30.07% 经营现金流受营运资金需求扩大同比下滑[8] - 复旦微电上半年营收18.39亿元同比增2.49% 净利1.94亿元同比降44.38% 因补贴减少与存货跌价增加[8] - 京东方上半年营收1012.78亿元同比增8.45% 归母净利32.47亿元同比增42.15% 柔性OLED与海外IoT业务推进 研发投入60.82亿元 专利新增超4000件[8] 产品与产业链 - 三星以第二代2nm工艺SF2P代工特斯拉AI6 路线图指向2026年量产 PPA较SF2分别改善25%/12%/8% 车规适配仍待观察[9] - 英特尔Nova Lake-S 28C现身海关平台 显示步入Pre-QS阶段 相关芯粒据称已在台积电N2流片[9] 英伟达动态 - 英伟达正积极推动Blackwell架构对华出口许可 认为在确保美国企业参与中国市场 巩固技术标准与生态层面具有战略意义[10] - 英伟达CEO黄仁勋称中国市场当前约500亿美元规模 如产品具竞争力叠加全球AI增长 中国业务年增速有望达50%[10] 机构解读 - Q3有望延续补库+国产替代驱动的强势 基本面支点来自中芯产能紧订单能见度高 中微刻蚀/薄膜装备放量 显示链边际改善 端侧AI带来散热与存储需求升级[11] - Q4虽属淡季 但利用率与结构性需求将托底 交易上短期跟随有实单的设备/代工龙头 中期把握AI算力与车载SoC国产化弹性[11] ETF产品详情 - 半导体产业ETF紧密跟踪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 覆盖A股半导体材料设备及相关应用等核心环节 最新规模达2.14亿元创近半年新高 近半年份额增长150万份 近1年净值上涨100.05%[13][14][17] - 科创芯片ETF博时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 样本来自科创板芯片生态且成份不超过50只 最新规模达3.90亿元创近半年新高 最新份额达1.66亿份创近半年新高 近1年净值上涨150.14%[13][18][19] - 科创新材料ETF跟踪上证科创板新材料指数 成分集中在科创板电子特气半导体材料等细分方向 近2周规模增长4371.47万元 份额增长3500万份 近1年净值上涨80.67%[13][24][25][26] 指数成分与权重 - 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中微公司北方华创中芯国际寒武纪等 合计占比76.16%[17]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寒武纪中芯国际海光信息澜起科技等 合计占比57.59%[23] - 上证科创板新材料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沪硅产业西部超导安集科技凯赛生物等 合计占比48.35%[29]
半导体产业ETF(159582)近1年净值涨超100%,科创芯片ETF博时(588990)规模均创近半年新高,政策支持+国产升级双驱动,半导体景气度持续抬升
搜狐财经·2025-08-30 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