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走势 - 今年以来TDI价格震荡上行,从4月份低于1万元/吨的低谷,上涨至7月份1.7万元/吨的高点,8月份回落至约1.5万元/吨 [1] - 7月份TDI价格从月初的1.1万元/吨一度上涨至月末的1.7万元/吨,单月涨幅约6000元/吨 [1][4] - 2016年至2017年TDI行业曾出现大行情,价格从2016年初的1.1万元/吨上涨至2016年10月的5.5万元/吨,2017年10月价格达4.3万元/吨 [7] 供给端因素 - 科思创德国工厂因外部变电站火灾导致30万吨TDI产能遭遇不可抗力,预计交货将延迟、减量甚至中断 [2] - 科思创因不可抗力事件持续时间超预期,累计减少中国区25%的TDI供应量以支援欧洲市场 [1][4] - 近期海外供给持续收缩,巴斯夫于2023年初关闭TDI装置,日本东曹于2023年停止年产约2.5万吨的生产,阿根廷于2024年10月关停年产2.8万吨的工厂 [2] - 日本三井年产12.8万吨的TDI装置于2025年5月初进行年度大检修,检修完成后产能将缩减至5万吨/年 [2] - 万华化学匈牙利子公司年产25万吨的TDI装置于2025年7月23日陆续停产检修,预计检修30天左右 [2] - 国内方面,万华福建一期TDI装置于6月5日检修停车预计45天,和山巨力TDI装置于7月15日检修停车预计33天,甘肃银光TDI装置7月底检修预计7-15天 [2] - 仅科思创德国工厂和万华化学匈牙利基地的停产,就导致全球TDI供给端产能收缩约16% [3] 需求端因素 - 受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抢出口”效应影响,2025年1—6月中国TDI出口量同比增长83% [3] - 全球TDI需求从2015年的220万吨增长至2017年的241万吨,中国TDI需求从2015年的65万吨增长至2017年的80万吨,贡献了全球需求增量的主要部分 [7] 行业格局与产能 - 全球TDI产能约340万吨,亚洲产能占比超过70%,且主要集中在中国 [6] - 中国主要生产商为万华化学,拥有年产111万吨产能,沧州大化拥有年产16万吨产能 [6] - 欧洲仅有两个TDI工厂,分别为科思创德国工厂和万华匈牙利工厂,合计产能55万吨 [6] - 美国也仅有两个TDI工厂,合计产能39万吨 [6] - 2014年至2017年全球TDI供给持续下降,从294.1万吨下降至269.3万吨,导致2017年中国TDI富余产能下降至4万吨 [7] 产品应用与季节性 - TDI主要应用于软泡(占比约73%)、涂料(占比超17%)、弹性体、胶粘剂等领域 [5] - 软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在家具、建筑和运输领域有广泛应用 [5] - 夏季通常是TDI下游一年中消耗最淡的季节,每年8月下旬开始进入淡旺季转换,向“金九银十”过渡 [6] 市场分析与展望 - 8月份TDI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获利盘出逃、部分装置重启、出口量减少以及市场提前消化了科思创减量预期 [4] - 科思创及日本三井的不可抗力事件可能导致其客户转向其他生产商采购,改变全球贸易流向 [4] - 从价格层面看,当前跌势或仍有一定惯性,但社会库存将向下游聚拢,结合后期出口的良好预期,基本面可能推动价格止跌反弹 [6] - 目前1.5万元/吨的价格在历史行情中处于相对低位,未来TDI或出现低于1.5万元/吨的价格,但整体不会持续下行 [7]
供给端扰动不断 这一化工原料价格大幅上涨5000元/吨
华夏时报·2025-08-30 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