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概况 - 会议于8月28日至31日在山东潍坊举办,主题为“绿色、跨界、协同”,旨在推动内燃动力产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1] - 会议吸引来自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领军企业共计130个单位的30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 [1] 绿色燃料技术 - 利用新能源电力制取绿色燃料(氢氨、醇醚和合成燃料)是实现燃料脱碳和消纳新能源电力的全新储能方式,对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5] - 甲醇凭借中国巨大的生产优势,被提出作为重载柴油车的石油燃料替代方案 [8] - 氨作为一种零碳燃料,具备能量密度高和基础设施成熟等优势,是除氢之外有吸引力的燃料选择 [9] 氢能与燃料电池 - 车用氢能质子交换膜燃料动力电池的发展需关注示范市场、商业化、国内外技术差距、氢气安全、加氢站普及及燃料电池冷启动与衰减等挑战 [6] - 氢内燃机凭借零碳燃料特性及与传统产业链的兼容性,成为商用车低碳转型重要方向,但仍需解决异常燃烧、瞬态响应差等关键技术瓶颈 [7] - 《中国氢发动机产业发展蓝皮书》发布,标志着中国氢发动机产业进入系统化、标准化发展新阶段 [11] 企业技术布局与解决方案 - 中石化正从技术、基建、治理多维度推进低碳化,积极布局可持续燃料、新型能源基础设施与碳捕集技术 [6] - 潍柴动力在氢内燃机研发上投入巨大,部分样机进入实车验证阶段,预计随绿氢成本下降将在重卡等场景实现商业化突破 [7] - 壳牌提出针对混合动力汽车、零碳内燃机及纯电动汽车的全面润滑解决方案,并携手中国市场伙伴推进双向脉冲超充、车网互动(V2G)等前瞻技术 [8] - 东风商用车突破氨内燃机技术瓶颈,布局三大技术路径,其第一代氨能重型商用车已完成测试,计划2026年投入示范运营 [9] - 昆仑润滑已开展面向氢燃料发动机的润滑技术研究,针对早燃、锈蚀磨损等问题提出新材料解决方案 [7] 动力系统发展趋势 - 未来动力系统将向高效化、低碳化、智能化协同发展,乘/商用车专用发动机热效率持续突破(汽油机>48%,柴油机>56%)[10] - 多档多深度混动及增程系统是重点,可显著提升油电转化效率(>4.0kW·h/L),动力电池向高比能(固态电池>700Wh/kg)发展 [10] - 氢燃料电池向高效率、高集成、低成本(目标<250元/kW)迈进,电驱系统高集成、高功率密度是趋势 [10] - 预测性能量管理、车路云网协同等智能技术将深度赋能节能 [10] 学术成果与产业推动 - 大会共征集学术论文72篇,设置三个分会场进行36场特邀报告和33篇论文口头报告交流,场外展示27篇墙报论文 [11] - 会议为交通能源与零碳动力领域构建高质量交流平台,形成的创新思路将持续驱动产业技术革新 [13] - 2026年大会将进一步深化零碳燃料系统集成与产业化实践 [13]
推动内燃动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2025交通能源与零碳动力大会潍坊举办
中国汽车报网·2025-08-31 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