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政策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和全过程 推动育人从知识传授向能力提升转变 [1] - 政策鼓励全民学习人工智能新知识新技术 创新智能学伴和智能教师等人机协同教育教学新模式 [1]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与局限 - 当前AI技术存在数据偏见、算法幻觉和逻辑伪装等缺陷 AI解决问题依赖概率而非因果推理 [1] - AI技术正由弱人工智能(ANI)迈向强人工智能(AGI) 未来10年可能迎来关键突破 将深刻重塑社会结构与工程人才需求 [1][4] 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战略重要性 - 多位专家共识批判性思维是大国博弈所需人才的首项能力 需调整人才培养指挥棒 明确提出问题能力比知道答案更重要 [2] - 国家在2021年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 [4] - 批判性思维是理性和创造性的核心能力 没有批判性思维教育就没有真正的素质教育 [2] 教育范式转型需求 - 高等教育亟须构建适应AI时代的新型工程教育范式 工程教育应将思维力与创新力的培养置于核心位置 [1][4] - 工程教育新标准呼唤从知识传授转向思维能力培养 批判性思维应是课程设计的起点 [4] - 需构建融合认知发展阶段、学习路径与教学目标的六轴一体教学框架 推动批判性思维课程结构化系统化 [5] 批判性思维培养方法创新 - 批判性思维教育首要切入点是提问能力培养 已发展出探究性、理解性和反思性三大好问题的培养方法 [4] - 图书馆可围绕听说读写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六会能力:会提问、会检索、会阅读、会写作、会论证、会思考 [3] - 通过AI技术结合 在教育中系统强化批判性思维训练 引导学生形成多元分析视角 提升信息理解判断能力 [3] 教学方式变革与教师角色转变 - 混合式教学正逐步成为高校教学新常态 教师应转向学习设计师角色 引导学生在多模态媒介和AI参与的课堂中实现自主建构 [4] - 在AI赋能教学中 应注重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提问意识 使其在人机协同环境中成为主导者而非被控制者 [4] 当前教育体系存在的不足 - 工程教育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师发展方面仍存在系统性不足 需在知识、技能与方法间建立清晰逻辑联系 [5] - 批判性思维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重点培养探究意愿 在高等教育阶段注重探究技能培养 [2]
AI时代,教育如何应对“思维能力退化”风险
中国青年报·2025-09-01 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