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部署与战略意义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明确提出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 [1] - 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明确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重点任务和行动路线图 [1] -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优化碳排放权配置的政策工具 是我国碳定价机制的主体形式 [2] 市场建设必要性 - 完善碳市场是适应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新阶段要求 需将碳价格信号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2] -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扎实推进 全国碳市场已启动并平稳运行 积累中国特色发展经验 [3] - 碳市场展现我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决心 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复杂背景下成为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定力的重要体现 [3] 经济与产业影响 - 碳市场覆盖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 碳排放总量接近全国总量的70% [4] - 通过可再生能源使用、节能技术、数字化管控等工艺升级 推动重点排放企业形成绿色市场竞争力 [4] - 碳价格激励绿色低碳技术创新 引导企业及科研院所以市场为导向持续迭代技术 [4] 区域协调与金融机制 - 全国统一碳市场实现跨地区资源优化配置 为西部可再生能源创造市场空间 提升中西部碳汇资源价值转化渠道 [5] - 碳金融帮助履约企业降低经济风险 完善碳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引导资金投向绿色低碳项目 [5][6] - 碳金融市场降低高碳行业资金配置导致的搁置资产和资产泡沫风险 [6] 机制建设关键关系 - 需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 坚持市场经济规律 用政策确定性对冲转型不确定性 [7] - 需协调全国与地方试点碳市场 统一配额管理、交易、监管、数据及对外合作 地方可先行先试扩大覆盖范围与创新监管 [7] - 需统筹生态环境部门与发改、能源、金融等部门协作 实现数据共享、政策衔接及碳金融产品开发 [8] - 需兼顾对内转型与对外合作 在全国制度设计中坚持国际标准并预留对外接口 推动绿色技术及解决方案走出去 [8]
健全碳市场制度 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碳市场建设解读②
中国环境报·2025-09-01 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