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端侧AI爆发了!终端智能革命已至!

核心观点 - 端侧AI正从云端下沉到终端设备 成为终端设备的核心竞争力 产业链业绩已开始验证这一趋势 瑞芯微2025年半年报营收同比增长63.85% 净利润同比增长190.61% 恒玄科技净利润同比增长106.45% [1] - 端侧AI重构终端智能价值逻辑 解决云端AI三大痛点 隐私安全 响应速度和成本效率 推动终端产业打开全新增长空间 [2] - 政策 技术和需求三大拐点共振推动端侧AI爆发 政策明确2027年普及率70% 技术实现算力和轻量化双突破 需求推动设备厂商差异化竞争 [4][6][7] - 端侧AI带来产业价值分配重构 价值向硬件 软件和生态环节倾斜 硬件环节拿AI溢价 软件环节做能力输出 生态环节靠场景绑定 [9][10][11] 端侧AI技术优势 - 隐私安全拉满 数据在设备端直接处理 无需上传云端 杜绝泄露风险 契合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和中国《数据安全法》合规要求 [2] - 响应速度突破 终端设备可实时完成AI推理 延迟从秒级降至毫秒级 支持高实时性需求场景如工业控制和医疗辅助 [2] - 成本效率优化 减少对云服务器依赖 运营成本降低30%-50% 专用AI芯片能效比提升 推动端侧AI向中低端机型和大众级IoT设备渗透 [2] 政策推动 - 《"人工智能+"行动意见》明确发展目标 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 2030年超90% [4] - 按2027年智能终端出货量15亿台测算 端侧AI设备规模达10.5亿台 对应硬件市场空间超5000亿元 [4] - 全球数据安全法规趋严 如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和中国《数据安全法》 放大端侧AI隐私优势 加速在金融和医疗等强监管领域渗透 [5] 技术突破 - 硬件算力跃迁 2023-2025年主流移动芯片AI算力实现量级提升 从10TOPS到50TOPS 专用AI芯片能效比优化 千元机也能流畅运行AI功能 [3][6] - 软件轻量化突破 通过模型剪枝 量化和知识蒸馏技术 百亿参数大模型可压缩至原1/10 保持90%以上性能 手机端可离线运行轻量化大模型 [6] 需求爆发 - 手机厂商支持端侧AI的旗舰机比非AI机型溢价15-20% 2025年上半年全球AI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80% [7] - 汽车厂商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依赖端侧AI实时决策 2025年车载端侧AI渗透率预计突破30% 对应市场空间超800亿元 [7] - IoT厂商智能家电和可穿戴设备靠端侧AI实现主动服务 产品均价提升20%以上 2025年上半年可穿戴端侧AI设备出货量同比增长65% [7] 产业价值分配 - 硬件环节拿AI溢价 专用AI芯片比普通芯片溢价20-30% 毛利率提升5-10个百分点 支持端侧AI的终端设备比非AI设备溢价15-25% [9] - 软件环节做能力输出 模型轻量化和算法优化需求指数级增长 技术突破后收入增速可达50%以上 [10] - 生态环节靠场景绑定 智能汽车场景与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深度绑定 工业IoT场景提升生产效率 成长空间远超单一产品厂商 [11] 市场前景 - ABIResearch预测到2028年端侧AI设备达40亿台 年复合增速32% 打开万亿级市场空间 [1] - 端侧AI正从概念炒作走向业绩兑现 未来3-5年是黄金发展期 苹果端侧AI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