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销量与增长 - 今年人形机器人销量有望突破1万台 同比增长125% [1] - 产业正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已在工业制造 零售配送 餐饮服务等领域试点投入 [1] 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 - 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国务院提出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 [3] - 北京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政府投资基金 上海目标2027年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3] - 杭州将人形机器人整机 软件算法及关键零部件列入重点科研项目支持范围 [3] 成本趋势与规模化路径 - 新一代关节模组价格从上千元降至百元区间 整机成本预计进一步下降 [4] - 规模化应用遵循工业先于物流 商用先于家用的路径 [4] 技术创新与硬件发展 - 硬件创新涵盖关节执行器 传感器等核心部件 技术路线趋向标准化 [3] - 谐波减速器 高功率密度电机 传感器发展提升关节模块和灵巧手设计水平 [7] - 高性能一体化力控关节支持叠衣服 取饮料等精细操作 [8] 算法与数据驱动 - 大模型发展推动运动能力 感知能力及智能水平快速突破 [7] - 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助力打造端到端决策系统 [7] - 高质量真实数据积累提升机器人场景应用能力 [8] 通信与定位技术支持 - 卫星导航定位 5G通信等技术支撑人形机器人发展 [8] - 时空算力背包提供北斗动态厘米级定位和多模型协同推理能力 [8] - 5G-A网络峰值达2.4Gbps 支撑环境交互 实时决策 精准定位等需求 [9] 产品性能与自主能力 - 优必选Walker S2拥有52个自由度 可稳定搬运15公斤负载并完成自主换电 [9] - 全自主模式需完成感知-决策-执行闭环 应对突发状况 [11] - 工业人形机器人实训效率达人类水平30%-40% [11] 应用场景拓展 - 工业场景已投入超过100台机器人实训 [11] - 家庭场景可提供健康管理 远程关爱等功能 [11] - 未来将在生产 服务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实现人机协作与融合 [12]
人形机器人,更快更高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