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录得归母亏损2 61亿元人民币 但这一亏损主要源于一次性资产减值和人员优化成本等非经营性因素 而非核心业务恶化 公司实际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仍达1 98亿元 显示出主营业务韧性[1][4] - 公司正积极推动从传统殡葬服务商向生命科技综合服务提供者转型 通过品牌化 科技化和文化创新三大战略构建长期竞争壁垒 并在ESG和行业标准制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7][14][15] - 行业在人口老龄化和政策规范化驱动下保持增长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600亿元 公司凭借合规经营和战略布局优势 有望在行业洗牌中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17][1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6 11亿元 同比下降 其中墓园服务收入4 77亿元 占比78 1% 殡仪服务收入1 22亿元 占比提升至20 0% 其他服务收益1462万元 占比2 4%[2][3] - 归母亏损2 61亿元主要源于2 18亿元资产减值计提和一次性人员优化成本增加约1 79亿元 若还原这些一次性因素 调整后归母净利润约1 98亿元[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现金储备达23 2亿元 包括银行结余及现金16 23亿元 定期存款3 82亿元和非上市现金管理产品3 12亿元 资产负债率仅0 6% 无未偿银行借款[5] - 公司宣派中期股息7 00港仙 派息总额1 62亿港元 占现金储备的7% 为连续第三年实施高派息政策[6] 业务战略 - 墓园服务通过增加中价位产品占比主动调整产品矩阵 经营性墓穴均价下降47 5% 以适配客户更趋理性的消费需求并抢占长期市场份额[3] - 殡仪服务作为抗周期板块 收入占比提升 公司通过标准化流程升级与情感服务加持提升客户粘性与单客价值[3] - 品牌化方面 公司通过户外广告 跨界合作和内容IP构建公众可感知的品牌形象 品牌价值达29 16亿美元 入围2024世界创新品牌500强榜单[8][9] - 科技化方面 公司形成以数字礼厅 AI追思 福寿在线和纪念家元为核心的数字化生命服务体系 并于2024年4月推出虚拟数智人 数位家祠等创新服务[10][11] - 文化创新方面 公司挖掘墓园文化先贤资源与红色记忆 通过新媒体形式传递生命传承理念 并协办北京大学清明论坛推动公众死亡教育讨论[12][13] 行业与竞争优势 - 行业受益于人口老龄化 2024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22 0% 80岁以上老人超4000万 预计2035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每年净增老年人口超1000万[17] - 政策层面推动行业强化公益属性和规范市场秩序 加速行业洗牌 对合规龙头企业有利[18] - 公司ESG表现领先 MSCI ESG评级升至最高AAA级 跻身MSCI中国可投资市场指数成分股前1% 并连续四年纳入恒生可持续发展基准指数[15] - 公司业务覆盖19个省40余座城市 通过审慎收购+精细化运营模式输出自身能力 并参与民政部殡葬管理条例等政策完善[16][17] - 生前契约业务上半年累计签约1 03万份 通过整合安宁疗护等服务提前锁定长期客源[17]
行业转型期交出韧性答卷!短期波动难掩福寿园(01448.HK)长期价值的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