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视点丨人形机器人,更快更高更强

行业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今年销量有望突破1万台 同比增长125% 已在工业制造 零售配送 餐饮服务等领域试点投入 [1] - 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呈现"你追我赶 各展所长"的竞争格局 [2] 政策支持 - "具身智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国务院提出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 [3] - 杭州将人形机器人整机 软件算法及关键零部件列入市重点科研项目支持范围 [3] - 北京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 存续期15年的政府投资基金 [3] - 上海提出到2027年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3] 技术创新发展 - 硬件层面关节执行器 传感器等核心部件技术路线逐渐趋向一致和标准化 [3] - 软件层面感知 决策 控制等相关人工智能算法仍处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探索阶段 [3] - 新一代关节模组价格从上千元进入百元区间 整机成本预计进一步下降 [4] - 高性能一体化力控关节和先进算法使机器人能完成叠衣服 取饮料等精细操作 [8] - 大模型发展推动运动能力 感知能力及智能水平快速突破 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助力打造"端到端"决策系统 [7] - 卫星导航定位 5G通信等技术提供支撑 时空算力背包可提供7×24小时北斗时空智能服务 [8] - 5G-A网络峰值提升至2.4Gbps 支撑环境交互 实时决策 精准定位 多机协同等需求 [9] 产品性能突破 - 宇树H1机器人和天工Ultra机器人参与"百米飞人"比赛 天工Ultra以21.5秒成绩夺冠 [1] - 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身高1.76米 拥有52个自由度 能稳定搬运15公斤负载 具备自主换电能力 [9] - 人形机器人需全身几十个关节精密配合 涉及机械结构 驱动系统 传感技术 控制算法和人工智能等多领域融合 [9] - 全自主模式要求机器人完成"感知-决策-执行"闭环 自主应对突发状况 [10] 应用场景拓展 - 规模化应用遵循"工业先于物流 商用先于家用"路径 [4] - 超过1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在实际工厂环境中实训 能实现人类水平30%-40%的效率 [11] - 家庭场景中养老机器人可提供健康管理 远程关爱等功能 [11] - 未来将在生产领域作为劳动力重要补充 在服务行业提供家庭服务和教育辅导等多样化需求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