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酒企“寒冬”:总量承压,分化加剧,龙头集中度提升
中国基金报·2025-09-01 10:54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股20家白酒上市企业中6家个位数增长 11家下滑 3家亏损 行业整体降速明显[1] - 上市酒企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均下滑约1% 其中第二季度营收下滑5% 净利润下滑7.5%[3] - 90%的酒企销售毛利率出现下滑 包括贵州茅台毛利率下降0.46个百分点至91.30% 五粮液毛利率下降0.53个百分点至76.83%[2][5] 龙头企业表现 - 贵州茅台实现营收893.89亿元同比增长9.10% 归母净利润454.03亿元同比增长8.89%[2][3] - 五粮液实现营收527.71亿元同比增长4.19% 归母净利润194.92亿元同比增长2.28%[2][4]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第二季度CR2(贵州茅台和五粮液)营收占比达62.6% 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4] - 剔除CR2后板块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8.2% 头部企业通过产品年轻化和渠道革新维持韧性[4] 产品结构变化 - 五粮液其他酒产品销量同比增长58.81% 五粮液产品销量仅增长12.75% 显示中低价位酒更受消费者青睐[6] - 高质价比大众光瓶酒成为行业创新风口 舍得酒业"沱牌特级T68"上半年销售同比增幅较大[7][8] - 低度酒成为新赛道 五粮液/古井贡酒/舍得酒业/水井坊等企业推出30度左右低度化新品[8] 行业调整特征 - 白酒行业呈现"量缩价跌/库存高压/消费分化"特征 区域酒企承压明显[4] - 政策调整影响显著 5月份"禁酒令"进一步影响商务宴请场景 对中高端白酒需求冲击较大[3] - 渠道库存压力边际改善 春节后渠道库存周期从8个月缩短至6个月[8] - 多家酒企通过"控货挺价"/降低合同负债等方式主动为渠道减压 助力市场信心恢复[8] 发展趋势 - 行业从追求高端化的"面子"向回归品质/品牌和理性消费的"里子"回归[8] - 酒企积极寻求产品创新(低度酒/养生酒)和渠道转型(即时零售/兴趣电商)挖掘新增长点[8] - 本轮深度调整预计持续至2026年下半年 2025年末或出现初步触底信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