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观平:综合施策优化民企金融服务
经济日报·2025-09-01 11:35

金融支持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 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并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 加强民营制造业企业金融服务[1] - 政策提出借助"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从供需两端发力实现银行信贷资金"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2] 民营企业经济地位 - 民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92%以上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达92%以上 数量超过42万家[1] - 民营企业对进出口和税收贡献均超50% 对城镇就业贡献达到80%以上[1] - 截至6月末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达70.9万亿元 同比增长5.4%[1] 融资困境分析 - 金融机构存在"不会贷"问题 信用风险评估手段单一且过度依赖传统抵押物[1] - 金融机构存在"不敢贷"问题 对科技型民营企业技术背景和产品前景缺乏了解[1] - 金融机构存在"不愿贷"问题 尽职免责规定未充分落实导致一线员工顾虑风险[1] - 部分民营企业因盲目多元发展 市场把握不佳和经营管理不善推高自身风险[1] 解决方案与工作要求 - 金融机构需优化信用风险识别评估手段 针对不同行业规模企业采取差异化措施[2] - 金融机构需落实尽职免责规定 确保一线员工"愿贷""敢贷"[2] - 民营企业需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 强化内部监督以降低信用风险[2] 工作机制成效 - 各地依托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累计走访超9000万户小微经营主体[3] - 银行对"推荐清单"内经营主体新增授信23.6万亿元 新发放贷款17.8万亿元[3] - 新发放贷款中信用贷款占比达3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