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全面部署AI技术显著降低研发费用并提升运营效率 游戏业务呈现复苏迹象 教育业务随市场预算恢复有望改善 公司坚持AI+游戏与AI+教育双轮驱动战略 推进全球化布局并强化IP运营 [1][2][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益23.81亿元人民币 其中游戏业务收益17.38亿元 教育科技业务Mynd.ai收益6.41亿元 [1] - 集团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同比下降4.6% 行政开支下降14.0% 研发开支下降22.4% [1] - 游戏业务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6.7% AI提升整体效能约15% [1][2] - Mynd.ai二季度毛利率回升至31% SaaS订阅服务上半年环比增速达8% [3] 游戏业务 - 旗舰IP《魔域》MAU同比增长11.3% 《魔域口袋版》收入环比增长6.7% [2] - 《征服》IP收入同比增长2.1% 《英魂之刃》IP收入同比增长18.0% [2] - 多项核心手游产品MAU同比增长超过30% [2] - 推进"游戏+"跨界合作 包括与哈尔滨文旅 西双版纳雨林保护基金会 潮汕英歌舞等合作 [2] - 下半年计划推出《魔域》两个新语言版本海外上线 《征服》系列东南亚版本《代号Alpha》 [2][8] - 新游《代号MY》已完成用户测试 计划明年上线 [2][8] - 《终焉誓约》通过下沉市场新版本推广实现流水增量 [3][8] - 布局小游戏市场 《魔域传说》已上线多平台 [3][8] 教育业务(Mynd.ai) - 受欧美教育市场预算削减及出售新加坡早教业务影响 收入出现下滑 [3] - 通过成本优化 债务压减和现金管理应对调整期 [3] - 近期收购AI语音助手技术 预计三季度完成整合至大屏产品 [3] - 与中科闻歌战略合作推出X-Agent零代码AI智能体工场 WiSKY多语言决策引擎和YOYA跨文化创意平台 [3][10] - 与泰国教育部合作AI职业教育平台 与喀麦隆教育部推进数字教育建设 [3] - 在联合国会议宣布教育元宇宙战略 [3] 战略规划 - 聚焦AI技术全面应用 通过AI生产中心 智能NPC系统等创新产品强化用户体验 [4][12] - 重点拓展东南亚 中东和非洲市场 [4][15] - Mynd.ai预计2026年实现EBITDA盈利 [1][4] - 未来12个月内通过派息和股份回购向股东分派不低于6亿港元 [4] - 通过高性价比产品切入发展中国家市场 [10] 产品管线 - 游戏业务储备包括《代号MY》端游 《机战》手游及多款IP小游戏 [8] - 教育业务整合AI语音技术至大屏产品 推进AI职业教育平台全球化落地 [3][10][15] - AI技术应用于游戏内容生产与教育产品设计 [12] 运营策略 - 调整游戏内容消费结构 降低付费门槛 引导用户转向高质量内容消耗 [6][7] - 通过AI技术持续降本增效 优化人员结构 [12][14] - 深化IP长线运营 主动布局直播赛事和小游戏导量渠道 [9][13]
网龙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游戏业务逐步回稳,Mynd.ai预计明年实现EBITDA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