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独家发布】2025年中国数据安全管理平台行业政策梳理及上下游产业链全景分析
搜狐财经·2025-09-01 15:17

数据安全管理平台定义与功能 - 平台定义为具有数据分类分级、敏感数据发现、数据资产安全管理、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数据安全态势感知等功能的平台 不包括数据防泄露等用于数据自身安全防护的工具或平台[4] - 平台实现全量数据资产的识别、集中呈现以及动态监测 对数据安全风险事件进行分析与预警 达成数据安全管理的"可视化""可量化""可感知"和"可追溯" 并提供预警及应急响应等支撑服务[2] - 安全保障应考虑供应链安全 贯穿需求分析、设计与开发、生产与交付、运行维护服务等全生命周期各阶段 并加强指导性文档、配置管理、用户信息保护、测试等环节的管理[6] 行业发展背景 - 政府重视程度持续加深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 保障数据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大局 我国相继出台《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多项政策法规 确立了网络数据安全的基本制度框架和基本法律原则[8] - 数据生产规模不断壮大 2024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首次突破40ZB 达到41.06ZB 同比增长25% 增速较2023年提高2.56个百分点 人均数据生产量约为31.31太字节(TB) 同比增长25.17%[10] 市场规模与企业格局 - 2024年中国数据安全管理平台市场规模为8.25亿元 实现14.8%的同比增长[2] - 行业集中度较高 前5家企业占据52.2%的市场份额 安恒信息以13.7%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首位 奇安信市场占比13.1% 第三至第五分别为启明星辰、美创科技、安华金和[2] - 主要上市企业包括安恒信息(688023)、奇安信(688561)、启明星辰(002439)、星环科技(688031)、中新赛克(002912)、中国联通(600050)、天融信(002212)[3] 政策支持体系 - 2021年6月《数据安全法》规范数据处理活动 保障数据安全 促进数据开发利用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9] - 2023年1月《关于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数据安全产业基础能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产业生态和创新体系初步建立[9] - 2024年2月《工业领域数据安全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底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重点企业数据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