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神秘富豪赵长鹏香港演讲全文流出:详谈稳定币、RWA、DAT、AI等热门赛道
搜狐财经·2025-09-01 16:43

稳定币的演进与美元战略地位 - 币安平台承载全球约70%的稳定币交易量 成为行业最重要的稳定币分发渠道 [2] - USDT最初作为市场下跌时的"避风港"工具 后因亚洲用户美元账户开设困难获得第二波增长动力 [2][3][4] - BUSD市值曾增长至230亿美元 增长速度超越USDT和USDC 项目关闭时用户资金得到完整清退 [4] - 稳定币商业模式高度简化 在获得合规牌照后具备低门槛 高流动性及显著长期盈利能力 [5] - 约1000多亿USDT资金购买美国国债 几乎所有USDT用户都在美国境外 扩大了美元全球影响力 [6] - 美国政府通过《GENIUS法案》限制央行数字货币发展 体现对美元全球主导地位的深远战略布局 [7] - 区块链技术是天然账本技术 稳定币是其首个金融应用场景 美元稳定币发展成熟而其他国家货币稳定币尚未崛起 [7] RWA的监管与流动性瓶颈 - RWA赛道面临流动性困境 非金融类资产代币化后因波动小导致交易性不强 订单簿深度不足 [7][8] - 房地产等波动较小资产代币化后流动性低 上亿元级别资金几乎无法成交 易引发意外波动或被短期操纵 [8] - 金融属性产品涉及证券认定问题 不同监管部门要求多种牌照 导致业务模式受限 [9] - 美国证券代币化产品机制存在缺陷 代币价格与真实股票价格未挂钩 套利机会持续存在表明产品机制不成立 [10][11] - 稳定币是当前唯一跑通的RWA模式 底层资产主要为美国国债等传统金融工具 [11] - 美国通过区块链技术吸引全球投资者购买美股 有利于巩固其全球金融市场主导地位 [11] - 港交所等亚洲交易所若缺席本轮变革 影响力可能会逐渐减弱 [11] 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潜力 - 交易所对可交易资产不应设限 所有上链资产都是Token 从技术角度看没有实质区别 [13] - 新增资产类别通常无需复杂开发 只要在现有链上支持即可 大多数RWA项目基于公链发行代币 [13] - RWA代币化存在"链上钉子户"挑战 部分持有者拒绝出售会导致整栋资产无法完全回购 [14] - 各国建立独立系统需要投入10亿美元级别成本构建钱包基础设施 且面临全球顶级安全人才短缺问题 [16] - 仅允许本地居民交易的交易所流动性不足 800万人口基数无法产生足够交易量 价格波动剧烈对用户有害 [16] - 大型全球化交易所能提供最基本用户保护 通过足够深的订单池降低用户交易成本 [16] - 去中心化交易所没有KYC要求 使用方便快捷且透明度高 但用户体验不理想且需要防范MEV攻击等细节问题 [18] - 去中心化交易所有代币激励机制 但长期不能无限发币 5到10年后规模会变得非常庞大 10到20年后肯定超过中心化交易所 [18][19] 加密资产财库(DAT)模式 - DAT核心逻辑是将数字货币以股票化方式包装 让传统股民便捷参与投资 [20] - DAT公司存在四种运营模式:被动的单一资产持有 主动的单一资产交易 多资产组合管理 生态投资建设 [21][22][23][24] - 被动单一资产持有模式管理成本和决策成本较低 可以一直坚持既定策略 [21] - 主动单一资产交易模式需要评估管理者交易能力 结果可能正面也可能负面 [22] - 多资产组合管理模式需要管理者做出复杂决策 考验资产配置和调整时机把握能力 [23] - 生态投资建设模式最复杂 需要拿出10% 20%或更多资金投资生态建设 对管理能力要求更高 [24] - DAT模式让公司财务部门 上市公司及国企央企等传统投资者获得数字货币敞口 这个群体比币圈市场大得多 [25] - DAT项目大部分资金来自传统股市或其他渠道 拉动了大量币圈外群体购买数字货币 [26] AI与Web 3.0融合 - AI货币体系必然基于数字货币和区块链 通过API调用或广播交易完成支付 [27] - 未来每个人可能拥有数百上千个AI代理 频繁交互将催生海量微额支付 加密金融交易量保守估计增长上千倍 [27] - Web 3.0领域大多数"AI代理"仍停留在Memecoin式伪产品阶段 后端调用成熟大模型API而缺乏真正使用价值 [28] - AI发展需要极其庞大资金 OpenAI拥有约1–2 PB算力 每PB年费用约65亿美元 扩张计划达10倍至100倍规模 [28] - AI应被视为公共产品 通过代币持有者分享收益使模型更加开源 去中心化和全民化 [29] - AI与Web 3.0结合尚未完善 但未来发展趋势必然会出现突破性发展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