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海洋公益行,守护这片蔚蓝
中国自然资源报·2025-09-01 18:20
活动概述 - 由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主办、北部湾鲸豚研究团队承办的"闲鱼爱海洋公益探访行动"于8月8日至10日举行 30名来自基金会、高校及广西钦州当地的公益参与者通过3大主题活动探索海洋生态并践行生态文明理念[4] 中华白海豚研究 - 中华白海豚属于齿鲸亚目、海豚科、驼背海豚属 妊娠期长达12个月 新生幼豚体长80-100厘米且体色呈铅灰色[6] - 幼豚在7个月大至3岁间学习捕鱼技能 成年后(20岁左右)体色呈"灰中带白"或"白中带灰" 中老年期黑灰色斑块基本褪去[6][7] - 活动中3艘船出海仅1艘观测到中华白海豚 参与者通过手工创作和虚拟现实技术影片体验加深对该物种生存现状的认知[7] 潮间带生态研究 - 潮间带分为软质型(底质以泥、砂为主)和硬质型(底质多为砾石、礁盘) 软质潮间带生物种类少但数量多 包括文蛤、招潮蟹等[9] - 潮间带通过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金字塔 生物多样性越高则生态功能越稳定 抵御环境变迁能力越强[9] - 参与者在实地探索中亲身感受潮间带的生态功能及其对海洋系统的重要性[9] 海滩清理行动 - 参与者在大环渔村观景平台清理塑料袋、食品包装、废弃渔具及泡沫碎块等垃圾 并同步进行称重记录[11] - 海滩垃圾按材料可分为塑料类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类 按来源以人类海岸活动占比最高[11] - 暴雨中断清理行动后开展垃圾科普课堂 讲解海滩垃圾与海面漂浮垃圾、海底垃圾的关联与转化机制[11] 环保意识提升 - 活动使参与者认识到海洋环保需从日常减少塑料使用、做好垃圾分类做起 仅靠单次清理不足以解决问题[11] - 参与者承诺持续关注海洋保护 为中华白海豚、潮间带及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保护贡献力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