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家标准核心内容 - 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超速时电动机需自动停止动力输出,并新增防篡改设计要求以杜绝非法改装 [1] - 提升制动性能、关键部件阻燃性能,并规定塑料件总质量占比不得超过整车质量的5.5% [1] - 充电器不得设计为车载形式,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上限由55公斤提升至63公斤 [1] - 鼓励安装后视镜,不再强制要求所有车型安装脚踏骑行装置 [2] - 新规从管理终端用户转向追究生产厂家和销售商的责任 [2] 广州市配套管理措施 - 为民生服务行业电动自行车颁发专用黄底黑字牌照,包括外卖(广州W)、公共设施抢修(广州X)、邮政快递(广州Y)、医疗环卫等(广州Z)号段 [4] - 要求此前悬挂网约配送车辆号牌的电动自行车在2026年3月1日前处理完毕违法和事故并换领新牌照 [4] - 电动车须在非机动车道行驶,时速不能超过15公里,三次以上违规可扣留车辆 [19] - 外卖骑手一周内严重交通违法三次将受派单管控,并适时对电动车实行总量控制 [19] 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现状与影响 - 截至2024年底,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数量超过560万辆 [11] - 电动自行车日均骑行量达903万人次,高于广州地铁日均888万人次的客运量 [15] - 全市有2/3的人口居住地周边800米没有地铁站点覆盖,注册外卖骑手约20万人,每日活跃骑手约12万人 [15] - 主要医疗机构数据显示,电动自行车交通意外伤占各大医院创伤骨科患者数的60%-80%,严重车祸伤中约65%与电动自行车相关,75%的交通意外死亡事件源于此 [8] 城市治理挑战与成效 - 广州主次干道非机动车道设置率仅为32%,导致电动自行车大量使用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13] - 自2024年5月开始的“叉鸡行动”在一个月内现场查处电动自行车各类违法13.3万宗,查扣、拖移车辆2.36万辆 [19] - 治理措施包括对乱停乱放、非法载客、假牌套牌、功率超标车辆进行扣车罚款,并在重点路段新增摄像头抓拍 [21] - 严管后停车乱象有所好转,新国标从生产源头为治理提供了突破口 [23]
最严新国标落地,黄底黑字牌照上线,广州「电鸡」并非城市的敌人
36氪·2025-09-01 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