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早教机构跑路,家长为何仍愿“赌”上数万学费?
虎嗅·2025-09-01 21:03

早教行业经营模式与风险 - 金宝贝在中国采用加盟模式运营,在近150个城市拥有400多家加盟中心,各加盟商独立经营,与品牌方为特许经营法律关系[10] - 早教机构普遍采用高额预付费课包模式,例如深圳金宝贝门店单节课价300多元,购买大额课包可将单节课支出降至100至200多元,家长通常需一次性支付上万元学费[9] - 加盟商存在使用“职业闭店人”的操作手段,即在闭店前变更法定代表人至名下无资产的个人(如老年男子),以逃避债务[13][14] - 部分机构在明知即将闭店的情况下仍进行促销卖课,例如金宝贝万象天地店在宣布关店前4天引导家长交费,甚至有家长在关店前一天缴纳4万元学费[15] 家长维权过程与挑战 - 机构闭店后提供的解决方案主要是换课,即用其他培训机构的课程抵消未退费用,部分换课机构会要求家长每节课额外支付20元[16][18] - 维权过程耗时漫长且结果不确定,案例中家长经历11个月维权,通过诉讼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后,仅追回1.3万元,远低于判决应退的2万余元[1][2] - 维权成本高昂且参与度随时间推移而降低,维权家长从最初的50多人减少到十余人,主要原因是家长工作繁忙、精力有限[18] - 法律诉讼是维权途径之一,但即使胜诉也可能因被告账户无款可执行而无法获得退款,后续诉讼的家长面临更高风险[3][36][38] 行业监管现状与困境 - 0至3岁早教行业存在监管空白,课程体系设计缺乏监管和标准指引[32] - 监管部门权责不清,出现“九龙治水”现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商务部门、卫健部门对早教机构监管责任归属存在分歧[33][34] - 地方政策执行不到位,尽管广东省教育厅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但市场上仍存在销售2万元课包的现象[28][29] - 相关法规正在完善,2025年2月施行的《公司登记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对通过变更法人等方式恶意逃避债务的行为,登记机关可不予办理或撤销登记[22][23] 市场需求与行业前景 - 早教需求具有刚性,家长认为早教课程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化能力,使其更快适应幼儿园环境[41][42] - 少子化导致生源下降,加之家长消费力减弱,给早教机构带来巨大经营压力[43] - 尽管风险频发,家长购买早教课程的行为仍在继续,但充值额度显著降低,从以往一两万元降至四五千元[39] - 品牌门店数量锐减,例如金宝贝在深圳多数门店关闭后仅剩4家,导致剩余门店拥挤不堪、体验下降,进一步影响经营[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