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对AI生成内容添加隐式显式标识
核心观点 - 微博平台依据《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要求 全面实施AI生成内容标识制度 包括用户自主声明 投诉分类及技术识别手段 以推动AI内容安全治理体系建设 [1][3][4] 政策合规与平台规则 - 微博严格遵循国家《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 于9月1日正式生效后升级平台治理规则 [1][3] - 平台在《微博投诉管理细则》中新增"AI生成未标识"章节 明确界定及处置结果 [3] - 用户需在发布内容前通过"选择内容声明"功能主动标注AI生成内容 路径为发布页面-公开-分享范围-内容声明 [3] 技术实施与标识管理 - 平台通过升级产品功能及技术识别手段 对识别到的AI生成内容添加隐式标识及显式标识 [1][4] - 投诉侧新增"未添加AI标识"分类 用户可对未标注的AI内容发起投诉 [1][3] - 公司将持续投入技术研发 内容识别和用户教育 构建AI内容安全治理体系 [4] 用户参与与行业协作 - 微博呼吁用户在遵守平台规则前提下进行AI创作 并积极标注AI生成内容 [4] - 平台旨在与各界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合规前提下健康有序发展 [4] - 相关举措聚焦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呼应AI生成内容标识等社会议题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