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整体复苏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消费电子行业持续复苏,AI眼镜板块103家上市公司中有48家业绩同比向好 [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全渠道零售量为46.8万台,同比增长148% [1] - AI眼镜产品属性发生根本性转变,从传统“辅助工具”向兼具AI智能助理属性的“随身终端”演进 [1] 产业链公司业绩表现 - 深圳市则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145.87万元,同比增长11.52%,AI眼镜相关产品实现批量订单交付 [2] - 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1.43亿元,同比增长32.68%,实现AI眼镜整机规模化量产交付 [2]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4.17亿元,同比增长15.65%,AI智能眼镜等产品线业务进展顺利 [2] - 苏州卓兆点胶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678.27万元,扭亏为盈,在视觉检测及Meta AI眼镜领域获千万级量产订单 [2] 行业阶段与产业链影响 - AI眼镜行业从技术研发、概念验证迈入规模化商用落地新阶段,产业成熟度显著提升 [3] - 量产交付为光学显示、传感器等核心元器件企业及电池、精密结构件等供应商带来订单增量,形成协同增长生态 [3] 市场前景与政策支持 - IDC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1451.8万台,同比增长42.5% [4] - IDC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达290.7万台,同比增长121.1% [4] - 国务院印发意见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培育智能产品生态,大力发展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 [4] - 上海将智能眼镜纳入数码产品补贴范畴,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5] - 浙江将智能眼镜等产品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范围,按产品售价15%给予最高2000元/件补助,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 [5] 竞争格局与技术趋势 - AI眼镜领域竞争刚拉开帷幕,市场格局未固化,核心元器件研发、整机组装等环节存在巨大成长潜力 [5] - 技术持续迭代将推动AI眼镜功能与智能化水平提升,对核心器件性能、功耗提出更高要求 [5] - 需求将倒逼企业加速产品迭代,通过轻量化设计优化产品形态,并拓展办公、医疗、娱乐等更多应用场景 [5]
产品量产交付驱动多家AI眼镜产业链公司业绩增长
证券日报·2025-09-02 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