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分离技术应用 - 旋流自转分离技术将分离精度从微米级提升至离子分子级 实现硫污染源头减排[2] - 该技术应用于全国汽柴煤油质量升级工程 中石化 中石油 中国神华等企业支持 服务全国27个省区市200余个化工装置及4个一带一路国家10余套大型设备[3] - 在海上油气开采平台突破环保难题 取消破乳剂使用 在国家川气东输工程打破国外技术垄断[3] 碳污协同治理路径 - 原料替代通过催化转化与旋流分离技术将废塑料转化化工原料 长三角某化工园区塑料废弃物资源化率从30%提高至80% 年减碳5万吨[4] - 燃料替代采用高温高负荷电加热替代燃煤 废水制绿氢替代化石燃料制灰氢 团队研发废水旋流压电直接制氢技术利用工业废水动能与材料压电效应产氢[4] - 工艺替代实现全流程绿色再造 某炼油厂采用旋流耦合微通道分离工艺使废水回用率从60%提至95% 减少碳排放12%[5] 氢能发展前景 - 中国年产氢约3000万吨 96%为高碳灰氢 绿氢存在技术产业短板[7] - 制氢端通过废水制氢 垃圾制氢 废弃生物质制氢技术降低绿氢成本 储氢端发展高压储氢与氢风险感知技术 用氢端推进绿氢入化 氢炼钢 氢交通场景[7] - 团队研发旋流振荡碳捕集与再生工艺使碳捕集成本降至180元/吨 设备占地减少40%[9] 生物质能发展潜力 - 中国每年有8亿吨农业废弃物和大量畜禽粪便 秸秆热解制汽柴航油较传统石油实现温室气体减排66%[7] - 地沟油加氢制生物航煤已在镇海炼化10万吨项目商业化 但生物航煤成本是传统航油2.5倍 存在原料供应不稳定和专用储运设施缺失问题[8] - 中国生物质制油潜力达20多亿吨/年 需通过政策制定强制掺混目标 构建分步收集热解-集中提质模式 突破木质纤维素制油技术瓶颈[9]
中国工程院院士汪华林:碳污协同减排与资源化未来之路
上海证券报·2025-09-02 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