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应当因地制宜
证券时报·2025-09-02 06:28
为什么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必须要因地制宜?这首先是由人工智能产业本身的特性决定的。AI大模 型本质是由数据驱动,其应用必须建立在真实、丰富、高质量的行业数据基础之上。没有农业的种植记 录、制造业的工艺参数、文旅的相关数据,再先进的算法也无用武之地。因此,各地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不应盲目追逐热门赛道,而应结合自身优势产业。比如,农业大市应聚焦"AI+智慧农业",工 业重镇应深耕"AI+智能制造",旅游胜地应探索"AI+文旅体验"。唯有依托既有产业根基,AI才能真 正"落地生根"。 此外,AI虽然能够提升生产效率,但如果一味推崇"效率至上",不顾自身条件一窝蜂上马"人工智能 +"项目,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更可能引发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当前,一些行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 供需失衡的现象,若再以提升效率为目标大规模引入AI进行自动化生产,将进一步加剧效率冗余,导 致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内卷式"竞争,并冲击就业市场。《意见》也明确提到,"加强人工智能应用就业 风险评估,引导创新资源向创造就业潜力大的方向倾斜,减少对就业的冲击"。这表明,AI的发展应以 增进社会福祉为目标,不能仅以"效率"为单一驱动因素,还应纳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