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出口表现 - 上半年农业机械及零部件进出口总额99.8亿美元 同比增长21.5% 较去年同期提升22.09个百分点 [1] - 出口额93.05亿美元 同比增长26.5% 进口额6.8亿美元 大幅下降21% [1] - 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对发达国家市场渗透率不足 [3] 产品结构特征 - 出口拖拉机产品中大马力机型占比低 进口农机中大马力产品占比高 [3] - 针对非洲高温多尘环境开发的中小型拖拉机改良产品 比欧美产品更具性价比优势 [2] - 烘干 仓储 加工等产后环节机械化率不高 经济作物面临无机可用 不够好用问题 [3] 技术发展态势 - 行业从单纯价格竞争转向价格竞争 技术驱动 市场细分并重阶段 [2] - 智能化成为最重要发展趋势 在无人驾驶 精准喷药等领域已有良好基础 [4] - 工程机械 汽车 电子信息等领域企业跨界进入智慧农机领域 [4] 政策环境影响 - 2021年起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 推动定制化农机开发能力提升 [2] - 2023年行业受需求低迷影响 主营业务收入和效益出现滑坡 [2] - "优机优补" "更新补贴"等政策刺激国内市场升级换代 增强国际竞争力 [2] 产业链挑战 - 国际物流成本高企影响利润空间 发达国家排放标准和噪声指标形成技术壁垒 [3] - 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零部件自给率不足 [3] - 农业属于低利润产业 用户对装备成本极其敏感 下游需求激发面临挑战 [3] 战略转型方向 - 从单纯设备出口向"设备+服务+解决方案"转型是国际化必由之路 [1][4] - 发展重点在于实用适用 让农户买得起用得好 不片面追求高大上 [3] - 智慧农机突破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类似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 [4]
农机出口何以创新高
经济日报·2025-09-02 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