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豁免与供应链依赖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8月27日公布新一轮关税豁免清单 涵盖电子元件、集成电路板、精密医疗器械、关键机械零部件及新能源核心组件[1] - 关税豁免范围远超市场预期 反映美国制造业对中国供应链存在深度依赖[1] - 半导体巨头英特尔、德州仪器和高通联名向美国商务部提交意见书 强调担忧供应断裂而非关税成本[2] 美国科技限制的反噬效应 - 2023年起美国将数十家人工智能公司纳入出口管制名单 限制高端GPU芯片出口并收紧半导体制造设备管控[4] - 英伟达财务报告警告:若完全中断对华供应 全年营收预计暴跌20%[4] - 美国谈判策略存在矛盾 既限制人工智能和芯片出口 又对医疗设备及电子元件给予关税豁免[6] 中国稀土产业主导地位 - 中国掌握全球近90%的稀土提炼能力 美国芒廷帕斯稀土矿开采的原材料需运往中国加工才能使用[5] - 中国控制稀土从提炼、加工到应用的全产业链 产品涵盖智能手机、医疗MRI设备、工业电机及新能源汽车电池[5] 中国贸易结构转型 - 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从2018年19%降至2025年15% 美国不再是不可替代市场[6]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突破1.2万亿美元 东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6] - 去年1-7月中国汽车出口368万辆同比增长12.8% 锂电池出口25.67亿个价值411亿美元涨幅超26%[6] 谈判策略与现实妥协 - 美国将549类中国商品关税豁免决定从8月底推迟至11月 被视作对供应链现实性的让步[7] - 第四轮谈判结果表明美国需放宽限制并延期豁免 体现对供应链生态系统复杂性的妥协[7] 中国供应链议价能力提升 - 中国在稀土加工、新能源设备、半导体材料及完整工业体系领域具备强大议价能力[9] - 中国经济呈现"脱美战略与多元增长"新常态 证明其能承受压力并找到新增长动力[10][12]
8月1日特讯!中美第四轮谈判结果出炉,美国再一次对华低头
搜狐财经·2025-09-02 07:29